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召开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申报评审推荐会

为贯彻落实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有关任务要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传统工艺实现高质量传承发展,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转发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有关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荐工作文件的通知》(云文旅办发 〔2022〕105 号)要求,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结合实际情况,对西双版纳州符合申报条件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开展生产经营的相关企业、单位进行了梳理、评估。

11月25日上午,州文化和旅游局组织西双版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组,召开了“西双版纳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申报评审推荐会”。经过与会专家的评审论证,一致同意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医医院)”作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荐申报。

傣医药学具有两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傣族人民长期在与自然和疾病的斗争中,不断认识、积累、总结出来的,具有鲜明的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医学。它以“四塔”“五蕴”等理论为核心,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傣族的繁衍生息和边疆各族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在20世纪80年代被国家确定为四大民族医药(藏、蒙、维、傣)之一,是傣族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缩影,也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傣医药(睡药疗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医医院)作为“傣医药(睡药疗法)”的项目保护单位,自发掘睡药疗法以来,一直主导其操作的优化及规范,并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相关支持下推广,发挥传帮带作用,至今西双版纳州各乡镇卫生院均能开展睡药等中傣医技术服务,并在2016年开始辐射至德宏州地区,睡药疗法的服务区域逐渐扩大,能够开展的医疗机构逐渐增多。尤其是2022年4月睡药疗法纳入云南省医保报销范围以来,西双版纳州各医疗机构的睡药疗法开展次数增加明显,既发挥了项目为边疆百姓健康服务的积极作用,也为各基层医疗机构带来了经济效益,是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产品的生产性保护的积极实践。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舒琪 通讯员 杨雁 文

杨雁 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 图

责编 杨    奥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