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造就一方文化。西山地区是弥勒彝族支系阿细人聚居地,勤劳朴实的彝族阿细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孕育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阿细先基》就是其中之一。
《阿细先基》当地语称“阿细诺智”,“诺智”即“歌”或“歌曲”,《阿细先基》就是“当地彝族人的歌”。“先基”也是曲调的名称,《阿细先基》就是用“先基调”演唱,内容固定、系统、完整的阿细文化史诗。
《阿细先基》的起源年代无史料可查,有学者认为其萌发于原始社会时期,形成于封建社会时期。而在阿细山寨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彝族阿细人不会唱歌,只会模仿禽兽的叫声,跟着风吹草木的声音呼叫,不仅不好听,也不成调子。一对歌仙知道世间万物的起源,掌握彝族阿细人的古老历史,他们把这些编成了一首又长又动听的歌曲。某天,他们来到彝族阿细人居住的地方,在山水间忘情歌唱三天三夜,路过的彝族阿细人听到后便把“先基”带回了各自村寨,成了阿细人辨认族支的标志。
《阿细先基》的主要传承方式有家传、师传、自然传承等。在《阿细先基》的传承人中,以西二镇龙多村的演唱者最具代表性 ,现可向上追溯至九代传人。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经光未然、袁家骅等学者搜集整理,史诗才逐渐得以广泛传播,并与《查姆》《梅葛》《勒俄特依》一起被誉为彝族四大创世史诗,跻身于少数民族文学经典之列,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学的经典代表。
《阿细先基》的内容分为“引子”“最古的时候”“男女说合成一家”“尾声”四大部分。“引子”即开场白,“尾声”是歌唱结束的余韵。首尾部分主要依据歌唱者和演唱场域的需要而加以变化。“最古的时候”描写了天地万物的起源,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人类早期的艰苦生活、所承受的诸种磨难,以及淳厚的阿细风俗,人与自然的矛盾贯穿诗篇。“男女说合成一家”以男女情爱为发展主线,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当地人对纯真爱情和美好事物的热烈追求与憧憬。
《阿细先基》是当地彝族阿细人的“根谱”,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彝族阿细人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不同生活侧写,神话和现实交织,理想和事实融合,既是文学,也是历史,为研究当地人的历史、文化、经济、哲学、宗教、伦理道德、审美观念等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和独特视角,具有恒久的魅力和多学科的价值。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阿细先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何雨珍 文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图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