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申遗成功!大理下关沱茶制作技艺、白族三道茶位列其中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包含了全国15个省份的44个小项目,大理有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参与申报,成为其中的组成部分,分别是黑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和茶俗(白族三道茶),实现大理世界非遗项目零的突破。
陈国风:不断探索下关沱茶从生产到技艺传承的坐标
国家级非遗项目“下关沱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国风在听到“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的消息时,非常振奋:“作为全国44个参与申遗的单位之一,申遗成功了,我们由衷感到振奋、开心。这是下关沱茶、更是‘中国茶’向世界发出的强有力声音!申遗成功是我们下关沱茶的一份荣誉、一份责任,更是一个新的起点!”陈国风表示,未来将持续发挥下关沱茶银桥新厂区品牌龙头引领作用,落实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的目标,坚持传承好下关沱茶制作技艺,让世界爱上‘中国茶’,爱上下关沱茶。”
陈国风(中)
董金香:做好新时代白族三道茶传承者
“获悉‘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后,作为一名茶文化传承者,我感到无比骄傲和振奋。此次申遗工作,是我传承路上的一个起点,是大理推动茶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发展、是我们国家向世界传播中国非遗保护成就新的契机。”大理白族三道茶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参与白族三道茶申遗全过程的董金香表示,未来任重而道远,将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提升自身传承能力,让更多人了解、认同、热爱、传播白族三道茶,从而积极推进大理茶文旅融合发展,讲好新时代大理茶非遗故事。
董金香(中)
排名第6!大理市上榜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日前,《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2》发布。《报告》同时揭晓了2022(第五届)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2022(第五届)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名单,云南大理市上榜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第6位。
大理州将新建1条高速公路
近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进行批复同意建设2条高速公路和1个风电场,其中1条高速公路为大理至攀枝花高速公路。项目主线全长173.18公里,起于宾川县大营镇瓦溪村水碓岭附近,设瓦溪枢纽接已建大理至永胜高速公路;止于永仁县那刚湾(云南)与攀枝花市灰窝(四川)交界处的灰窝特长隧道内,顺接大理至攀枝花高速公路(四川境内段)。主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5.5米。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I级,其他技术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执行。
大理的冬天,美如画卷
每年的12月初,在南涧县无量山樱花谷这个“春天最早到达的地方”,樱花已经悄然绽放。樱花谷里,漫山遍野,灿若云霞,深深浅浅的粉与碧波荡漾的茶园交相辉映,构成最神秘梦幻的无量仙境。
凤翔书院里的古银杏褪去一身翠绿,换上新装,温柔时光里,一场璀璨明黄静静绽放。银杏洒落,满地金黄,书院四处散发着文墨之乡的雅韵,留下无尽遐想。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金敏 整理
张松平 大理日报 微南涧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 图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