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云南|云上梯田撒马坝,雕刻在大地上的诗行

有人说,“不到撒玛坝,不知梯田大。”红河县撒玛坝梯田以面积宽广、气势恢宏著称,是世界上集中连片最大的梯田,也是全国唯一在一个视角点就能将万亩梯田尽收眼底的观赏区。

(《鸟瞰撒玛坝》组照)

撒马坝梯田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是天上人间的旷世美景之一。清嘉庆(1796年)《临安府志》、1934年编的《土司册记》、还有《红河县志》等分别记载:蚌颇倡导民众开水渠,造梯田,用牛耕,生产得以发展。

(撒玛坝哈尼姑娘 毛敬华 摄)

来到撒玛坝,你会看到万亩梯田集中连片,4300级首尾相连。依山开垦,顺势造田,经纬纵横,蛛丝密布,田如天梯,美若龙脊。接天的水田好似拾级而下的隐秘乐谱,农人如枚枚跳动的音符,将千年农耕文明与无限的情愫谱写成了天籁之音,与天地山水一同唱和。大大小小的村庄,在梯田与树木中掩映成趣,撒玛坝梯田,与村落融为一体,犹如优美秀丽的山水画卷。

(撒玛坝哈尼姑娘 毛敬华 摄)

撒玛坝的四季,完全是不同的景色和触感,春之生机,夏之苍翠,秋之灿烂,冬之朦胧。春夏两季,秧苗入田,漫天漫地的绿,势若汪洋;黄金之秋,金色禾穗随风起伏,浩浩荡荡如波涛涌动;归仓之冬,一年农事结束,清清泉水养颐万亩梯田,在云层的映衬下,透如明镜,美如仙境。

(撒玛坝之春 马永林 摄)

撒玛坝梯田的云海,变化万千,如梦似幻。晴天可以看到云海如雪,蓝天如碧,梯田如镜,村庄如画。只需一眼,你就会沉醉其中。变幻的云海在霞光的映衬下,如打翻在人间的调色盘,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中国连片面积最大的哈尼梯田撒玛坝)

这里,有着令人惊艳的风景;在这里,时代先祖用千年铸就了世界文化遗产,在这里,万亩梯田记录着浓浓乡情。

(撒玛坝 马永林 摄)

千年哈尼梯田是一部古老的史诗,是山与水、天与地、人与自然的交响乐,这里的每一帧,都是大自然最神奇的杰作,每一秒都是无法再复制的心动和美丽。   

冬日正好,撒玛坝是您一定不能错过的梯田风光。撒玛坝梯田等你,来一场穿越1300年的震撼心灵之旅。 

(撒玛坝万亩梯田)

小贴士:

红河撒玛坝万亩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县宝华乡,有着1300多年历史,文字记载已有600多年,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这里,1.6万多亩梯田集中连片,4300多级首尾相连,从海拔600米至1800米,依山开垦,顺势造田,经纬纵横。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4月,是梯田的最佳观景时间。

撒玛坝梯田的壮观和神奇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天人合一,集中展示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共构的农业生态系统和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社会体系,是中国梯田文化的明珠和杰出代表,是农耕文明的典范。

(寻觅撒玛坝)

2010年6月15日,撒玛坝被联合国粮农署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连片面积最大的撒玛坝梯田作为哈尼梯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保护的缓冲区;同时也被国家列为“湿地公园”;2021年,正式认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加拿大蒙特利尔时间12月15日,COP15第二阶段会议将举办“红河哈尼梯田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成效”边会。与会者将分享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守护千年的哈尼梯田“四素同构”经验、充分展示“云上梯田、梦想红河”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为全球梯田文化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案。

《早安云南》清晨的第一声问候,是专属你的“云南美”

指导: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

主办: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协办:各州市宣传部 各州市文旅局

承办:云南网

监制:刘晓桐 杨洪文

策划:锁华媛 刘晓颖

统筹:杨之辉 林云冬 罗蓉婵 何沐 曹璐 唐丽娜 张碧玉 郭凯 李星佺

本期文案:李景优

图片编辑:王茜婷

海报制作:余思婷

图片:红河县委宣传部、红河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 云南网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