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解码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玉溪市着眼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文化润滇”的笃信笃行之力,推进“文旅之变”,助力“玉溪之变”。

全市坚持“123”举措助力全域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创新机制协调发展,以“文化润心、文化塑型、文化惠民、文化促建”的实举,生动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新时代文化工作初心和使命。

“一个中心”聚焦    强化顶层设计

玉溪坚持远近规划相协调、发展补短相协调、资源配置使用相协调,作好顶层设计。成立了以市委宣传部部长和一名分管副市长为组长、12个市直单位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党委、政府年度综合考核指标。

上下联动发力。有效分解细化玉溪市“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内容,利用三年时间开展“百千万文化工程”建设,坚持以市级方案为主体引动,构建市县乡三级“1+N”方案体系,确保上下同频、高度集中发力。

资源共享助力。建立了市、县、乡一体联络员制度,市文化馆抽调12名业务骨干与每个县(市、区)文化馆形成一对一精准帮扶长效机制,4个局属单位安排159名专业骨干,到乡镇(街道)和村组开展“文艺帮扶”系列活动,实现了优势资源下沉转接、共建共享,补齐了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人才和活动资源短板。

“两个革命”释能    强化成果生成

玉溪市持续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思想破冰、行动突围。

聚焦“发展不均”的问题,吹响整体发展的和谐号。今年7月,历时7天开展全市“百千万文化工程”交叉检查和培训工作,有效解决了发展思想和建设标准不均的问题。工程第一年完成30户乡级文化站提档升级、315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3000户文化家庭命名,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文艺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提档升级。推进文艺“六进”活动,广泛开展文艺惠民演出活动670场,开展戏曲进乡村演出510场,很大程度上解决文化供给不均衡的问题。

聚焦“作品不精”的问题,吹响向文艺高峰进军的集结号。坚持以惠民导向为方向,以“文艺帮扶”为抓手,回应群众对文艺作品由“够不够”向“好不好”的呼声。该市小彝剧《顺英养猪记》、花腰傣音乐《喊月亮》入选群星奖决赛、并获“彩云奖”。组织策划第一届群众文化“玉星奖”评奖展演活动,引领优秀文艺作品催生,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掀起了全市首届村晚的热潮。“彩云之南等你来”夜间群众活动中创作以广场舞为主要内容的文艺作品40余套,共380余件。各县(市、区)文化馆着眼开展广场舞展演培训活动26场次,辅导370余支广场舞队伍,共计4600余人。

聚焦“保障不力”的问题,吹响攻坚克难的冲锋号。印发《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宣传和贯彻<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的通知》强化政策法治保障,为有效应对和解决各县(市、区)在工作开展中出现的“资金到位难、专职工作人员在位保障难、协调沟通友邻单位难”等问题注入一剂强心针;为每个乡级文化站补助9万元,市级示范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补助1万元,县级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补助5000元用于工程建设。同时,组织开展9个县(市、区)、75个乡镇(街道)、315个村(社区)、2079个小组、志愿者五级文艺骨干培训,组织提升3000支文艺队,进一步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的培训机制,促进了文化硬实力的提升。

“三项工作法”    强化精准施策

全市坚持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有序有力有效推进“百千万文化”工程实施。

项目工作法拉动。按照“可行可靠”的原则,将任务完成规划成三年建设。乡级文化站建设:2022-2024年分别完成75个、14个、11个,届时覆盖率将达到133%。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2022-2024年分别完成315个、347个、338个,全市706个行政村的覆盖率将达到141%。“文化家庭”命名:2022-2024年分别完成3000户、3500户、3500户。通过控制总量、细化分量的工作方法,有效提升了全市文化工作者能力素质,充分释放了各文化岗位的效能。

一线工作法引动。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等主要领导多次对“百千万文化工程”建设进行调研指导,9个县(市、区)先后对所属乡级文化站、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开展110次调研、155次检查、301次培训,有效在具体的问题短板解决中促进公共文化整体建设,有力传导了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在基层末端的信号,形成同部署、同发力、同发展的统一机制和步调,解决了部分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孤岛现象。

典型引路法促动。立足实际,保证可行。全市确定了27个乡镇(街道)文化站,94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作为推进“百千万文化工程”的先行示范点,立好标准、树好标杆。3000户文化家庭的命名上,将文艺家庭、非遗家庭、致富家庭等纳入评选,较好地起到示范引领的社会导向作用,有力调动了群众参与文化高质量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构建了公共文化点线面一体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并在经验积累固化中促进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模式生成。

来源 云报客户端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