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记者从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创作中心(省志愿服务促进中心)获悉,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统筹、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出品、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协同拍摄的《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之《红河哈尼梯田》纪录片上、下集,将于1月9日至10日每晚22:00在CCTV-4中文国际频道播出。
该纪录片系中宣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国家文化记忆和传承”中国的世界遗产记录传播项目,也是云南省继《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丽江古城》《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之《天书密语——澄江化石地》后的第三部重磅力作。
红河哈尼梯田(江蕊先 摄 )
是大自然的造化?还是人类创造的奇迹?或是人类谱写在大地上的交响诗?对,这首交响诗就是红河哈尼梯田,它是人类在农业文明进程中创造的奇迹,是人与大自然的伟大杰作,是雕刻在土地上的年轮。2013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珍惜和保护的遗产。
红河哈尼梯田(江蕊先 摄 )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南部,遗产区面积16603公顷,以从高耸的哀牢山沿着斜坡顺延到红河沿岸的壮丽梯田而著称。2010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其遗产区范围主要为云南省红河州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红河哈尼梯田(江蕊先 摄 )
即将播出的《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之《红河哈尼梯田》纪录片分为上、下集。
红河哈尼梯田(官朝甲 摄 )
上集《农耕篇》,讲述在过去的1300年间,哈尼族人民从游牧转变为农耕,创造了复杂的沟渠系统,将山上的水从草木丛生的山顶送至各级梯田,创造出一个“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作体系,包含牛、鸭、鱼类的养殖,并且支持当地主要谷物“红米”的生产。当地哈尼族人民崇拜日、月、山、河、森林以及其他自然现象,他们主要居住在梯田畔的村寨里,这些村寨以传统的“蘑菇房”为特色,体现出哈尼族人民与大自然的高度和谐。
蘑菇房(杨咪双 摄 )
下集《保护篇》,围绕一批有理想、有文化的守望者对于保护红河哈尼梯田,在保护与发展中抓住新的机遇,提高村民收入,传承古老技艺与文化,打造区域文旅品牌IP所做的重要贡献。
哈尼乐作舞(胡艳辉 摄 )
敬请关注央视CCTV-4中文国际频道。1月9日至10日22:00,不见不散!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熊昱雯 文
视频剪辑 江蕊先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 供图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