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有的家长认为放假可以带上孩子到KTV唱歌娱乐放松一下,殊不知这是违法行为!
对此,小编采访了红河州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负责人,就未成年人是否可以进入娱乐场所相关问题作出法律法规解读。
按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8条:“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设备,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限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由此可见,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KTV)、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吧)不得接待未成年人;游艺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室)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可以接待未成年人,其他时间不得接待未成年人。下面我们来一一进行解读。
解读1: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到KTV娱乐?答案:违法!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家长到KTV唱歌娱乐顺便带上孩子、在KTV给孩子过生日、在周末和节假日带上孩子到KTV唱歌放松等情况,而部分KTV业主认为有家长陪同就可以允许进入,殊不知这是违法行为!
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做出规定外,《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也对歌舞娱乐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作出了规定。
为什么要这么规定呢?这是出于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考虑。
首先,KTV场所通常比较昏暗,里面的人形形色色,抽烟喝酒等情景会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国际上公认保护听力的方法是“60-60原则”,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超过60分贝,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60分贝仅仅相当于人在室内一般交谈的音量。有数据显示,KTV里的音量是大大超过60分贝的,而且未成年人发育还不完全,如果长时间待在这样的环境里,会造成听力受损。
最后,包厢里灯光晦暗,孩子有追光的天性,会不自觉地盯着KTV里闪烁的彩灯看,炫亮的电视屏幕更是儿童视力的“杀手”。
解读2: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到网吧上网或玩游戏?答案:不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不得接待未成年人,也就意味着即使是家长陪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也不能接待未成年人。
根据有关调查研究,未成年人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受到知识和经验的限制,缺乏对信息的辨别能力。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上网,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这些不良信息脱离现实,以图片、视频等视觉效果较强的形式进行传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自控能力不足的未成年人来说一旦沉迷就很难从网络世界中走出来。同时,过度接触网络不良信息会影响未成年人的心智发育,引发心理问题。未成年人如果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就可能分不清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长此以往,性格会变得孤僻、冷漠。并且,网络上的暴力信息以及网络游戏中的杀戮场面,有的未成年人会模仿这些行为,采用暴力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引发未成年人犯罪。
解读3: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到电子游戏室玩游戏?答案:国家法定节假日可以,其它时间不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游戏游艺设备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均规定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设备,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
电子游戏室内部分电子游戏设备(机)可能含有格斗、炮战、轰炸等内容,场面惊险刺激,画面五光十色,这会使人的精神长时间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另外,长期观看游戏机屏幕,可能会对眼睛及人体其他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为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必须限制游玩时间。
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从保护孩子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要全面准确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杜绝孩子进入KTV、网吧,限制孩子到电子游戏室游玩。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KTV、电子游戏室和网吧不得招录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任何个人发现KTV、网吧接待未成年人,电子游戏室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外接待未成年人,或KTV、网吧和电子游戏室招录未成年人,以及未成年人在这些场所内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或遭受侵害等情况,都有权劝阻、制止或拨打12345电话进行举报。
保护未成年人需要学校、家庭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未成年人的家长和监护人一定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积极配合文化市场监管有关部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捷 通讯员 张峻豪 文
红河州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图
责编 杨奥
审核 李亚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