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个春节,有风的大理到底有多“火”?
2023年春节假日期间,大理州及各县(市)文旅部门加大旅游产品供给,打造“有温度”的“年味大餐”,文旅市场平稳有序、欢乐祥和。大理春节旅游火热盛况超过疫情前,创历史新高度,呈现“人山人海”“一房难求”的市场旺象,大理春节旅游热连续两日登上央视。
整个春节假期,全州共接待旅游者423.93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1.6亿元,同比增162%。其中接待过夜旅游者84.36万人次,接待一日游旅游者339.57万人次,全州景区(A级景区及生态廊道、理想邦)共接待游客171.55万人次。大理古城接待游客53.83万人次,双廊文化旅游区接待游客16.06万人次,生态廊道接待游客25.75万人次,成为全国景区中的“爆款”。
2、春节期间,各大央媒聚焦大理
春节期间,大理州各县(市)年味浓郁,恢复了久违的热闹,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来到这里,和家人朋友度过一个惬意的春节假期。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新华网、央视新闻等媒体,密集关注大理旅游恢复情况和年味年俗。如:1月25日,央视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栏目播发《云南大理:看洱海逛古城 春节旅游持续火热》的报道;1月27日,央视《新闻联播》关注大理旅游消费市场火热……
3、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云南出台若干工作措施
为巩固云南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成果,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树立云南旅游良好形象,近日,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加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若干工作措施》,要求各州(市)切实落实属地责任,认真抓好落实,各成员单位严格履行部门责任,加强指导督促,切实抓出成效,以实际行动坚决守护好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保障云南文旅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4、大年初一,大理州旅游人流量创历史高位
1月22日,大理州共接待旅游者54.97万人次,大理市床位出租率达91.35%。移动大数据监测显示,大理古城人流量达12.84万,洱海生态廊道人流量达13.68万,大理州旅游人流量创历史高位,旅游火热盛况超疫情前。各景区人气旺、年味十足。
5、这个春节,他们“最靓”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也是出行游玩、走亲访友的好时机,大理迎来了一批批游客,游客量创下新高。然而,当大家都在享受假期、逛街购物、亲友团聚时,总有一群可爱的人在默默付出——在大理各大景区、文化场所等,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成为了最靓丽的风景线,他们用“春节我在岗,服务不打烊”的坚守,营造着温馨、和谐、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为每一位游客保驾护航,他们就是大理文旅人。是他们用坚守和敬业,温暖了每一位游客,也让大理这座城市,更温馨、更舒适、更安全,为他们点赞。
6、祥云县2023年“祥云印象·云南源”乡村“村晚”举行
1月29日,“奋进新时代 吉祥中国年”——祥云县2023年“祥云印象·云南源”乡村村晚在祥云县七宣村举行。此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擦亮祥云县“云南之源”文化品牌,打造“云南驿站”旅游 IP 为主线,以“村晚”“新业态”、新空间、新体验”为形式,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表达生活热情。活动依托乡村振兴暨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探秘哑巴节民族节庆歌舞乐展演,将祥云独具魅力的非遗资源融合打造为旅游资源,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把脉“文旅融合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产业融合,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7、弥渡县文化遗产保护成绩斐然
弥渡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文献名邦之美誉。厚重的历史积淀了众多文物古迹,也孕育了众多历史文化名人,留下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弥渡县着力文化底蕴彰显、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基础巩固、文化品牌提升,让传统文化从“活”起来到“火”起来,绽放出绚烂的艺术之花,助力打造“小河淌水·幸福弥渡”新名片。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美溶 文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 弥渡文旅 罗铸 张松平 李美溶 图责编 代汪媛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