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二十世纪80年代,仅有20多岁的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摆榔社区的小伙子安绍荣就代表保山地区前往云南省参加全省农民文艺调演,他演出的《小翻身》《线鸡摆尾》以出色的土著文化艺术视觉感吸引了观众,节目还云南省荣获全省农民文艺调演优秀奖。
那么40多年来,安绍荣到哪里去了?为此,带着好奇,笔者再次走进摆榔这个具有全国特少民族的山谷里,寻觅这个从事民族文化传承、营造农村文化氛围的氛围师。
当走进摆榔乡摆榔洼时,问起安绍荣是否还在、是否还从事民俗文化传承时?一个小孩主动说:“还在,每天都到小广场去吹拉弹唱,活跃得很。”同时,还主动带我们去找安绍荣。今年已步入70岁的安绍荣,一直很活跃。就是这样一个农民,他用一生的时间,把一些濒临失传的唢呐曲调进行整理、保护、传承。在半个世纪的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他不仅成为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唢呐演奏的“专家”,还成为了本地彝族唢呐演奏能手和代表人物。
在聊天过程中得知,安绍荣之所以选择唢呐演奏,是因为他的爷爷就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唢呐演奏人员。1980年,云南省决定开展一次民间文艺汇演。为配合汇演,施甸县对当地曾经拥有的唢呐演奏、三弦弹唱的《小翻身》《线鸡摆尾》打歌进行组队参展。从60年代到80年代,有很多歌词、歌谱都失传,没有现成的书籍,他只有靠爷爷用口传的方式传授。他说“为了背下歌词、歌谱,他走路时、干农活时以及晚上睡觉时都在默默地背诵打歌调、唢呐调,用身心的细胞与全脑海的分子与民族文化小调融为一体。最终,他用毅力完完全全的记住了全部歌词、歌谱,同时,还在现实生产生活中,以泥土的芳香味开发出新的词调。经过两个月的准备,他代表保山地区前往云南省参加全省农民文艺调演,以出色的土著文化艺术视觉感吸引了观众,节目还云南省荣获全省农民文艺调演优秀奖”。
自从参加云南省民间文艺汇演一举成名后,安绍荣先后参加演出数几千场,小到民间婚丧嫁娶,大到省、地(市)级文艺活动,都有他的身影。40多年来,安绍荣不仅对一些濒临失传的曲调给予了保护、传承,更成为了本地彝族唢呐演奏的能手和代表。目前,他的民间文艺队伍在当地的每个自然村都有人员。在保山市的农村,只要农村有婚丧嫁娶都有他活跃的身影,结婚现场是欢天喜地,他就是欢乐师;丧殡葬现场需要提升人气,他就是氛围师,就因为自己的活跃分子给群众带来和谐与欢乐的细胞。
如今,安绍荣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他说:“我先后也收过一些徒弟,但最得意的当属本村安成华。安成华不仅学会了彝族全套乐器笛子、三弦、葫芦笙、唢呐全套、还会唱彝族打歌族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他的能力,已经可以出师收徒了。但心里仍然有许多的担忧,彝族音乐传承都是口耳相传,学习难度大、时间跨度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如今的年轻人都在为更好的生活而奔波,沉不下心来感受自己骨子里的文化,本民族的东西在被渐渐地淡化遗忘,传承学习的人越来越少”。他还说自己收徒没有门槛,只要有人学习,我都愿意教授,学多学少不重要,只要学到了就是好的;学生越多,传播的范围越广,聚水成海聚沙成塔,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就越有利,也不至于全部都失传。
如他所说,他就像一位守望者,静静地守护着万千彝族文化中的这方乐土。虽然自己是沧海一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滴露珠,但他在等待着更多的年轻人来接触、涉足自己传承的文化。
人物梗概:
安绍荣,男,彝族,1954年生,云南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现居住于保山市施甸县摆榔乡摆榔社区。幼时受爷爷李自安的熏陶,先后学习了三弦、葫芦笙、彝族打歌调、唢呐全套调子等彝族传统乐器。1978年后,又相继拜爷爷李自安的徒弟李天文、安应文为师,学习吹唢呐。特别是他传承的“一口甜”方法——即演奏途中不会停止,而是运用独特的换气方法,使奏出的音乐连绵不断,犹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同时他还创新在乐句与乐句之间采用“加花”手法进行传承。
来源 云南网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