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赞誉 “美丽边城”临沧

近日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著名作家

文学泰斗

莫言到访临沧

一路走一路看

这座充满活力和温度的西南之城

给莫言留下美好的印象

莫言留下墨宝

赞誉临沧“美丽边城”

参观临沧3200年的锦绣茶尊

临沧,有一棵3200年的古茶树,被誉为锦绣茶尊。专家对锦绣茶尊的树龄定论,证明了澜沧江流域是世界茶叶起源的中心地带,“茶之源在临沧”的说法也得到有力佐证。

2月13日,莫言来到凤庆县小湾镇锦秀村,参观锦绣茶尊。在这棵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茶树下,莫言静静的长久驻足,仿佛在倾听大茶树讲述3200年来的人世翻涌、沧海桑田。


从锦秀村出发,临沧茶文化在漫漫时光里不断发酵,并转化出无数动人传奇:商周时期,濮人献茶于武王;明时,徐霞客循着茶香来到鲁史,在游记里留下“太华茶”的故事;1938年,冯绍裘来到顺宁,创制出滇红茶,改变云南大叶种制作工艺历史,竖起了属于临沧茶的一座伟大历史丰碑;2022年,滇红茶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临沧璀璨的茶文化史册上,再次书写恢弘篇章。


莫言对临沧的茶资源、茶文化充满浓厚兴趣,考察期间不断向当地人员了解临沧茶文化。

为临沧留下墨宝“美丽边城”

2月14日,莫言参观了临沧政协文史馆,详细了解临沧的历史。“胡忠华是什么人?班老是个地名对吧?”莫言十分关注“班老回归”这段历史事件。

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也因澜沧江而灵动。半城青山,满城阳光,这里是北回归线上的一座绿洲;这里多民族和谐共处,民族文化绚丽多彩,3000多年的沧源崖画、班洪抗英、滇缅铁路、班老回归、一门两忠烈、老支书、佤山少年……多少家国故事在澜沧江畔流传;曾经,通江达海是临沧的梦想,如今,临沧正从开放的“末梢”变为前沿,不断跨越山河、追逐梦想、拥抱大海。

莫言说,他每次到云南都会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感受云南文化和风情的多样性。临沧,是一片神奇浪漫的热土,也是缩小版的云南,一路走一路看,临沧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给莫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束临沧之行时,莫言欣然为临沧题词“美丽边城”。

寄语临沧广大文学创作者

临沧的神奇和多彩,为广大文学创作者提供了宽广的“创作河床”,先后有3名临沧作家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10名临沧作家作品获得中国作家协会文学项目扶持。

2月13日,在与临沧作家代表交流时,莫言对临沧作协和文艺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多读书多阅读,提升文学鉴赏水平;走出去多看看,拓宽创作视野;发挥创作者主观能动性,激发创作活力。

莫言盛赞云南是文学艺术得天独厚的宝地,是作家采风创作的沃土。在这片宝地和沃土里,澜沧江畔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一定占有一席之地。人文地理是文学艺术的土壤,在未来,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看见“美丽边城”——临沧。



来源  “恒春临沧”微信公众号、 “今日临沧”微信公众号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