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工会加强年丨红河州工会:“五五工作法”抓实县级工会加强年工作

.

自“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启动以来,红河州总工会落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州委“337”工作思路,以服务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为抓手,按照《云南省总工会关于开展“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紧紧围绕“一二三四五”的总体要求,制定了《红河州总工会开展“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通过五强化、五推进,即“五五工作法”推进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统筹指导全州县级工会加强年工作有序推进。

强化理论武装 推进职工政治引领更有“高度”

红河州总工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州工会“第一议题”来学习、“第一遵循”来贯彻,带领全州上下各级工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个旧市“宣传贯彻二十大,工会温暖进万家”主题活动)

蒙自市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了“职工红色讲学基地”,完成“职工书苑”“蒙自工运史讲学馆”建设;建水县贝山陶庄,建设完成“劳动主题公园”;个旧市分别在市工人文化宫、云新有色电解有限公司等企业广泛组织开展以“宣传贯彻二十大,工会温暖进万家”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河口县开展了“中国梦·劳动美—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点亮微心愿 法制进村寨”等活动,覆盖职工1000余人;建水县与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拍摄《上善建水·劳动最美》专题片,大力宣传弘扬先进劳动模范人物的风采,促进广大职工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持续提升。

(河口县“点亮微心愿 法制进村寨”活动)

强化基层建设 推进工会组织功能更有“强度”

建设“连心桥”,有效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弥勒市依托业务主管部门推动平台企业在弥勒区域下属单位普遍建会,助推“行业建”,积极推动建立覆盖网约送餐员等四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新业态行业工会联合会;蒙自市打造了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园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南湖荟商圈为一体的“三区一商圈”基层工会组织示范点。目前,全州已建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基层工会数121个,涵盖企业数172家,从业人员13592人,会员人数11455人。

筑牢“奠基石”,切实做强乡镇(街道)工会。通过建设乡镇“职工之家”“职工园地”等,动员基层工会组织开展文娱活动、运动比赛等,增强基层工会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职工的功能作用,发挥乡镇(街道)工会联合会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金平县者米乡职工书屋)

打通“中梗阻”,有效运转区域(行业)工会。按照培育特色、示范引领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成立了红河发展集团工会、红河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红河融金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等企业集团工会。目前,河口自贸区工会联合会火热筹建中。同时,积极探索建会新模式,顺利成立弥勒市新哨镇区域性工会联合会、建水县成立利民乡清江柑桔专业合作社工会委员会等基层联合工会。

(滇南大商汇工会联合会建会入会宣誓)

强化阵地建设 推进服务职工触角更有“深度”

党建引领示范。按照“党政所想、工会所能、职工所需”的工作思路,不断推进“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工作。在弥勒市已建党组织但暂未建工会组织的14家百人以上企业中,推动建设一批作用发挥明显的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示范点。截至目前,建成开远市朋阳建设集团公司工会“党建带工建”示范点。

规范有序推进。红河州总工会将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申报列入《云南省总工会职工服务阵地建设三年(2023-2025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库,为实现经济较发达、职工人数多的县级工会工人文化宫(俱乐部)或职工服务中心全覆盖努力奋斗。个旧市工人疗养院提升改造项目已完成招标公示,进入合同签订阶段,开远市、红河县、屏边县正加快推进工人文化宫建设,弥勒市正选址规划筹建工人文化宫,建水县工人文化宫正进一步完善相关服务功能,各县市总工会正有序推进乡镇职工之家建设。

(州总工会与移动公司共建职工驿站)

拓展服务领域。红河州总工会着眼工会工作的新特点、新变化,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带领全州工会加强职工服务阵地建设。目前,州总工会与移动公司共建职工驿站已投入使用。个旧市北部工业园区顺利建成职工之家;河口正依托自贸区筹建国际劳工服务中心,并在口岸建设国际职工驿站、国际职工书屋等阵地服务境内外劳务人员;碧色寨成立了云南省工会系统首个“职工交友园地”;个旧市大屯街道幸福社区开设了职工子女小课堂,为职工解决课后辅导的后顾之忧。2022年,全州各级工会新建64个职工驿站、司机之家,建设了26个以上省级优秀职工驿站,累计建成48个“工会爱心妈妈屋”。

(州总工会与移动公司共建职工驿站)

强化制度建设 推进工作制度机制更有“力度”

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建立完善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

产改机制稳步运行。成立州、县两级产改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产改协调机制,印发产改“十四五”规划,编制《红河产改政策一本通》,建立了《红河州产改述职评议制度》。今年,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纳入州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写入州政府工作报告,列为州委督察事项,有力推进全州产改工作向纵深发展。

民主管理日趋完善。建立州、县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协调机制,成立由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州、县市总工会牵头负责的厂务公开日常工作机制。截至去年12月,全州共有1940个基层工会组织建立职代会制度,涵盖2424家单位,覆盖职工150339人;1894个基层工会实行了厂务公开,涵盖2319家单位,覆盖职工146736人。

(国电开远发电有限公司三届二次职代会)

集体协商不断深化。全州共签订集体协议427份,涉及企业3265户,覆盖职工119487人。建立“法院+人社+工会”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如泸西县总工会制定了《泸西县人民法院、泸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泸西县总工会关于建立“法院+人社+工会”在线诉调对接机制的意见》,成立了在线诉调对接机制领导小组,建立调解员队伍,明确职责分工及工作流程。

评先树典不断健全。建立《红河州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服务管理办法》《红河工匠选树管理办法(试行)》《红河劳模推荐表彰12项评选流程》。目前,100名“红河劳模”评选及10名“红河工匠”选树工作火热进行中。

强化服务职能 推进服务职工更有“温度”

送温暖,感党恩。结合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节日开展“送温暖”系列慰问帮扶活动,对重点工程的一线参建职工(农民工)、长期从事户外劳动和高温作业的一线职工(农民工)等群体开展“夏送清凉—喜迎二十大”慰问活动,全年共慰问24685人,发放慰问物资共计1720.53万元。

送爱心,促和谐。开展“金秋助学”,对235名2022年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助学资助113.3万元。做好云南省第18期职工医疗互助,全州共有3029个单位参互,参互职工33.08万人,汇集参互金额4035.5万元。举办职工子女爱心托管班,开展五一巾帼维权行动、“和谐家庭·好家风”、女职工“两癌”免费筛查、单身职工交友联谊、困难女职工和困境儿童关爱活动,共计10万余人次参与。

送服务,助发展。2022年,红河州工会系统共完成贷免扶补155人,完成任务数96.8%;完成创业担保贷款222人,完成任务数94.5%。蒙自市联合市人社局举办的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招聘活动,共提供岗位2600个,参聘人员6000余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2000余人。2022年,弥勒市有83家基层工会的3547名职工会员申请办理“弥勒市职工普惠电子卡”,购买公园门票18168张,共计消费31.92万元。州直机关工会动员22个基层工会用工会经费为1317名会员购买公园门票助企纾困。目前,全州各级工会组织购买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累计资金1860万元,帮助脱贫地区销售农副产品,创收520.7万元。

送技能,强素质。全州各级工会组织围绕重点工作、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开展劳动技能竞赛。绿春县在县人民医院举办新冠肺炎防控劳动技能大赛。建水县承办了云南省第十九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陶瓷装饰工技能竞赛暨第八届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红河州初赛、云南预赛,并组织选手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荣获二等奖,目前,建水县正在紫陶园区建设工匠园区进一步推进紫陶技能人才的培养。

下一步,红河州总工会将带领全州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职工服务阵地建设,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全面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推进国门工会建设,贯彻落实“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不断做优做强红河工运服务品牌。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伍迪 文

红河州总工会 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陶江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