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云南 | 文化云南之传统地方戏剧

编者按:彩云之南,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有绚丽的民族文化;这里山清水秀,这里美食如云;这里多姿多彩,这里蔚然大观。文旅头条新闻网推出“大观云南”系列策划专题,综合呈现云南美景、民俗节庆、非遗项目、艺术馆藏等文旅资源,立体展现云南之美,将七彩云南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娓娓道来,带您领略“七彩云南世界花园”之魅力,感受“诗的远方梦的故乡”之向往。

本期带大家一起

走进云南的艺术世界

大观云南传统地方戏剧

滇剧

一方舞台,幕升幕落,一桌二椅,一生一旦一丑,唱尽柴米油盐世间冷暖。在云南流传着一种传统的地方剧种——滇剧。它是云南省传统地方戏剧剧种,流行于云南全省及贵州、四川的部分地区,另外,它在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一些地区也有演唱活动。

滇剧因其富有生活气息和善于刻画人物,而被老百姓喜闻乐见。它的声腔主要以丝弦腔、襄阳腔、胡琴腔等,其结构特点为板式变化体,有倒板、机头、一字、二流、三板和滚板等板式。此外,还有南胡、月琴、三弦、撒啦(大锁呐)、叫鸡(小锁呐)、笛子等,打击乐器有小鼓、大鼓、提手、大锣、小锣等。

明末至清乾隆年间滇剧传入云南,是云南主要的地方剧种。它以昆明官话为标准语言,表演艺术与京剧十分相似,但在声腔艺术上有很大区别。受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滋养,滇剧板式丰富、多变、流畅,剧目能表现各种题材、样式、结构和情调。恢宏时高亢激昂,委婉处小桥流水,独具艺术个性和风格,被誉为“滇粹”。2008年,滇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

经过与当地语言、风俗习惯和地方戏曲长期融合,滇剧的音乐已经与原风格有很大的差异。丝弦的唱法有“甜品”“苦品”之分,悲喜均可,它以枣木梆击节、具有秦腔高亢、激越、强烈的特点,同时也带有云南民歌委婉、细腻、欢快的特点;胡琴虽近似京剧二黄,其缺点是没有原板;襄阳腔的旋律流畅,适于表现愉快、喜悦与激奋的情感。

滇剧的剧目有一千多个,它有秦腔路子、川路子、京路子和滇路子之分。秦腔路子代表剧目有《春秋配》《花田错》《高平关》等,川路子代表剧目有《黄袍记》《白袍记》《青袍记》《炮烙柱》《水晶柱》《五行柱》《碰天柱》等,京路子有《打渔杀家》《坐宫》等,滇路子代表剧目有《一碗虾仁》《新探亲》《三国》《水浒》《红楼》《打面缸》《大裁衣》等。

如今滇剧这朵“山茶花”,在民间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群众自发式的表演遍布城市、乡村各个角落,那些常年活跃在基层的表演队伍,为滇剧的普及作出了很大贡献。老昆明人都知道热闹的戏要在“滇剧窝子”牛街庄找,滇剧在这里就是“子孙戏”,代代相传每个人基本上都能唱两嗓子。

“此地乃四季如春昆明也……”台上或庄重婉转,或幽默轻快,时至今天,一代代滇剧传承人仍然以最传统的抑扬腔调诉说着不变的戏曲情怀。

云南花灯

在云南有“八百年的戏,三百年的灯”一说,这里的“灯”,指的就是云南花灯。云南花灯融合了云南本地文化艺术特色,也与中原文化相结合,形成的独特风格使云南花灯在历史的舞台中,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云南花灯艺术的璀璨发展,也为云南戏曲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云南地理环境复杂,世代聚居着多种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审美偏好造就了云南花灯支系繁多的特色,各个地方的花灯无论是唱词还是念白都充分包含了当地的民族特色。昆明版的说唱,玉溪版的委婉,个旧版的转音,大理版的悠扬……云南花灯就是一本云南民族文化的集萃簿,各州市的风土人情、性格特质在花灯戏的唱腔中被娓娓道来,云南花灯也成为了游客了解云南的一种方式。

云南花灯的音乐别具特色,主要表现在花灯音乐的曲调种类繁多。这些曲调或从本民族或当地的民族音乐中“借”来,或从别的地区甚至外省市移植而来,再结合当地的语言、风俗习惯等加以改进,形成有特色的花灯艺术。云南花灯所使用的乐器主要以管弦类乐器为主,后来又加入了民族乐器,使花灯音乐不仅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还具有朴素单纯、健康明朗的民族艺术特色。

云南花灯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有歌有舞、歌舞相伴。舞蹈,是云南花灯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征是“崴”,民间又有“无崴不成灯”的说法,花灯戏中的歌舞有利于烘托情节和丰富人物性格。

云南花灯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完整地传承下来,与演员唯美的身姿及美轮美奂的表现方式密不可分。花灯戏的美不仅凸显在表演方面,花灯戏的传播与强烈的艺术渲染结构在提升美感方面有着必然联系,花灯戏主要以前台表演为主体,后台衬托为辅体,两者相呼应从而呈现出精美的舞台表演效果。

云南花灯在千百年的传承中不断演化,经过与现代技术与艺术形态的结合,云南花灯已经成为具有自主知识表演水平的戏曲文化,是云南文化发展变迁中重要的文化艺术瑰宝。

大理白剧

大理白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白族传统戏剧“吹吹腔”和传统曲艺“大本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族剧种,唱词多采用白族“山花体”格式,以白语或汉语演唱,道白则使用“汉语白音”。

白剧选材广泛,主要有袍带戏、生活剧、民间传说故事剧、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等五类,按照生、旦、净、丑4个行当扮演各种人物,表演规律严谨,节奏鲜明,舞蹈性强,常用红、黑、白、蓝、紫5色脸谱区分不同的人物性格。

大理州白剧团是白剧传承代表性的核心团体,自1962年剧团成立以来,先后创作演出了《苍山红梅》《望夫云》《阿盖公主》《情暖苍山》《榆城圣母》《数西调》等上百台大小剧目,获得多个国家级、省级奖项,并在1992年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时赢得“天下第一团”的殊荣。

德宏傣剧

傣剧是德宏地区傣族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形成于十九世纪末期的盈江,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傣族文化积淀,是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之一,也是全国为数不多利用本民族语言、音乐、舞蹈等诸多艺术手段,从事表演的少数民族剧种。

傣剧在传承傣族优秀文化、加强边疆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有“东南亚艺术明珠”美誉,2006年,德宏傣剧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傣剧《刀安仁》,是德宏州傣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精心创作打造的一部优秀剧目。该剧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浓郁的民族风格。自2012年上演以来,得到了国内外戏剧界著名专家的高度评价,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腾冲佤族清戏

佤族清戏,保山腾冲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明末清初,湖北人根据古老的青阳腔,创造出清戏这种戏曲形式。清代咸丰年之前,过境的商贾军民将湖北清戏带到地处古丝路要冲的腾冲甘蔗寨,并在甘蔗寨佤族群众中传播开来,逐渐演变成佤族清戏。

1984年,腾冲当地政府对佤族清戏加以发掘整理,培训演员,目前已形成以李家显为领头的一批佤族清戏骨干,该传统戏剧也被誉为“珍贵的民族剧种”。

佤族清戏剧目故事感人,情节生动,文辞优美,人物性格鲜明。现流传下来的常演剧目有《姜姑刁嫂》《安安送米》《回朝缴旨》《文龙辞妻》等。佤族清戏的声腔有“九腔十三板”,这些曲调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既善叙事,又善抒情,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昭通端公戏

昭通端公戏,民间俗称“跳端公”,作为昭通戏曲“活化石”,端公戏于明清时期传入云南昭通,历史悠久,是古老的云南民间仪式戏曲剧种之一。2021年6月,“昭通端公戏”入选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戴面具举行傩祭和戏剧演跳是端公戏的主要特征。昭通端公戏的祭仪及演跳以祈福禳灾、祛邪纳吉等为目的,其严肃的祭仪和程式化的戏剧表演及唱本,传递着敬畏自然、心存善念的朴素观念,以及恪守孝道、尊老爱幼、团结邻里的道德准则,具有寓教于乐、维系情感的社会价值。


祭中有戏、戏中有祭、祭戏相融是端公戏的重要特征。端公戏是民间艺术集大成者,延续至今,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印迹和文化内涵,对研究中国戏曲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策划/统筹 童文文

文 李亚、何雨珍、杨岚兰、罗曼玉

图 邓斌、伍迪、李银娟、杨延锋、曲靖市文化和旅游局、玉溪市文化馆、大理州白剧团、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腾冲市文化馆、昭通市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刘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