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一场演了五百年的戏 大理云龙非遗展演吸睛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李斌嫔 文)3月20日上午,以“舌尖上的火腿‘梨’不开你”为主题的大理·云龙县梨花节暨火腿美食节非遗展演在云龙县太极游道游客服务中心举办。

来自云龙功果桥镇丹嘎剧团表演的白族吹吹腔传统小戏《竹林拾子》首先以独特的服饰和欢快的舞蹈,吸引了不少群众和游客观看。接下来,依次表演的节目有白族传统舞蹈《力格高》与《耳子歌》、白族吹吹腔《扫平江南》与《风云聚会》、白族山歌、傈僳族舞蹈《天灯十三跳》。演员以惟妙惟肖的舞姿展现着云龙非遗的独一无二,观众们也沉醉于其中,掌声、欢呼声不断。

“我们相信,非遗的发展前景一定是非常好的。因为非遗本就是代代相传的,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加入了非遗传承这一行。”云龙县非遗中心主任杨永升和记者说道,“吹吹腔传承在年龄断代的方面,情况相对算比较好的。我们这一代人,主要还是做传承的工作,年轻人就要创新和发展,要用他们的审美来体现非遗的传承。”

据介绍,云龙县境内流传南派吹腔,因主要靠唢呐伴奏,又名“唢呐戏”,有“一吹二唱三敲打”的说法。2006年,云龙县白族吹吹腔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云龙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吹吹腔艺术之乡”。

“白族山歌”白语叫“几科”,是一种白族民间山歌小调的总称。白族山歌是云龙白族聚居区传承时间久远、分布范围最广、传承群体最多、受众面最宽的一种山歌形式。云龙白族山歌或悠扬婉转,或粗犷豪放,形成了山地白族独有的风格特征,充分体现出山地白族人民对生活的乐观、豁达的性格和情怀。这种古老的民歌,历经千年的不断演化,仍然保留着原汁原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检槽乡的“耳子歌”又名为“装饰红”,它是一种白族古傩仪舞蹈,现在留存于检槽和诺邓等山地白族农民聚居区,至今还保存得非常完整。“耳子歌”是白语汉译。白语“耳子” 意为憨子,“歌”意为舞。在表演“耳子歌”时,“耳子”全身用棕皮包裹,非人非鲁,既有特具灵性的一面,暗示可以通天;又有憨傻的一面,以示无知无畏。腰部棕皮系有麻绳,悬挂着通常挂在牛马脖子上的大铃铛,手上分别拿笊篱、杵棒、锄头、连枷、荨麻等生产生活工具。表演中“耳子” 朝东南西北“跳四方”,挥舞荨麻四下抽打,以示驱邪逐秽 ;在席间穿梭跳唱、打趣逗乐,示痴傻状。“耳子”的表现纯真拙朴,憨态可鞠。表演一般由“耳子”三人、“耳子媳妇”三人,老妈、厨官、春官、江湖郎中等角色组成,伴奏一般以打击乐和唢呐为主。

傈僳族民间传统舞蹈“瓜七七”主要分布在云龙县表村傈僳族乡境内的上四山和下五山两个片区,以及周边少数傈僳族居住地。“瓜七七”是傈僳族祖辈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模仿各种生产劳作或动物而自编自演的一种民间舞蹈。在自娱自乐的同时,用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充分体现了傈僳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兰庆枫 图责编 代汪媛审核 刘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