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彩云之南,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有绚丽的民族文化;这里山清水秀,这里美食如云;这里多姿多彩,这里蔚然大观。文旅头条新闻网推出“大观云南”系列策划专题,综合呈现云南美景、民俗节庆、非遗项目、艺术馆藏等文旅资源,立体展现云南之美,将七彩云南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娓娓道来,带您领略“七彩云南世界花园”之魅力,感受“诗的远方梦的故乡”之向往。
本期带大家一起
走进云南的音乐世界
大观云南传统地方民歌
红河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流传于以红河县阿扎河乡普春村为中心的哈尼族村落,其对研究哈尼族梯田农耕文化和历史渊源具有重要价值。2006年,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大多由8个声部组合,演唱素材源于生活,曲调悠扬婉转,多声部和谐,浑然天成。演唱方式分为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两种,伴奏乐器均由民间歌手自己制作。
哈尼人把对自然山水、生产技能、文明礼仪等一整套完整的民间农业生产生活知识体系浓缩到了通俗易懂的歌谣里,梯田、山林、村寨等多样化空间,都是哈尼人即兴表演的舞台。每当栽秧季节到来,红河梯田里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此起彼伏,震撼山间,动人心魄。
石屏彝族海菜腔
高亢悠扬的彝族海菜腔,是红河石屏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精髓,2006年,彝族海菜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石屏最具标志性的民族文化名片之一。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由李怀秀、李怀福姐弟领唱的原生态彝族海菜腔《金鸟银鸟飞起来》,向中外嘉宾展示了云南民族音乐的“活化石”,奏响了生态人文互通共融的幸福乐章,也赢得了世界的掌声和关注。
石屏彝族海菜腔,又称“石屏腔”“曲子”,俗称“倒搬桨”,发源于异龙湖畔。它是一种对唱形式的民歌,有领唱、有帮腔、有问有答。音域宽广,昂扬激越,优美动听,旋律起伏连贯,婉转悠扬。无论湖畔、山林、田地间,随时皆可唱曲对歌,男女歌声互答,不见高下,不肯停声。细细听来,无论歌唱者在唱什么,无论听得懂还是听不懂,张口即来的歌声加上悠扬的旋律,都能使听众体会到歌声中的淳朴,体会到石屏人既热情奔放又含蓄婉转的性格气质。
建水小调
建水小调,民间俗称“小调子”或“调子”,流传于建水县临安、甸尾、西庄、曲江、李浩寨等10个乡镇的彝汉聚居区,是具有中国西南文化色彩的民间传统音乐。
据《建水州志》及相关地方史籍记载,建水小调约于明洪武年间从中原地区传入建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建水小调以汉族小调为母体,后在发展中吸收彝族四大腔、烟盒舞曲的唱词格律和音乐元素,成为一种彝汉文化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建水小调被列入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建水小调内容丰富,曲调众多,有着自身独特的构成体系,民间将其称之为“七十二调”。按照民间的传统习惯和唱词内容,大致可分为七个类别。分别为爱情小调,代表性曲目有《一股蜜蜂》《送郎调》等;诉苦小调,主要曲目有《里莲花》《出门调》等;生产小调,代表性曲目有《栽秧歌》《放羊歌》等;故事小调,代表性曲目有《蒋二孃》《十二属》等;生活小调,《十大姐采茶》《十二月花开》《螃蟹歌》等;新民歌,代表性曲目有《十朵莲花》《挖路歌》等;其他小调,如《一根响竿三尺长》《朝山调》等。
傈僳族民歌
傈僳族,主要生活在云南怒江流域。傈僳族人以能歌善舞、能弹善吹著称,有”盐不能不吃,歌不能不唱”之说。怒江傈僳族民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承载了傈僳族大量民族文化信息,是傈僳族珍贵的智慧与精神财富,2006年,“傈僳族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傈僳族民歌内容自由,曲调热情奔放、歌唱形式多样,音乐富有个性特点,可以用”三大调”来囊括,即木刮、摆时和优叶。每种曲调演唱的场合不同,木刮通常在较为严肃隆重的场合演唱,内容哲理深厚、曲调悠扬古朴,是傈僳民歌的瑰宝;摆时是傈僳族男女社会交往时的对歌,所唱内容包含民间传说、生产生活、爱情抒发等,在傈僳族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优叶是傈僳族青年男女传递爱意的民歌,优叶曲调抒情优美、委婉悦耳,深受傈僳族男女青年喜爱。
傣族章哈
傣族章哈又译作傣族赞哈,意为会唱的人,既是歌手称谓,又是傣族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2006年5月20日,傣族章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每逢年节喜庆、上新房、小孩满月等时刻,傣族章哈情愫绵长、婉转动听的歌声就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祝福,因此傣族人民又将章哈比喻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盐巴”和“芳香四溢的鲜花”。
传统章哈有独唱、对唱两种演唱方式,分“哈赛定”“哈赛筚”两种伴奏形式。激昂的伴奏配响亮的词,章哈曲调旋律与唱词语调高低联系密切,将朗诵性与歌唱性有机结合,再加以滑音、颤音、装饰音技巧,让章哈增添了更多的抒情和柔美。
傣族章哈传唱至今,曲目众多,每一首章哈中都讲述着傣族最古老最原始的歌谣、神话与传说,是傣族诗歌艺术创造性发展的结果,也是傣族人民代代相传的文化硕果,在历史长河中丰富着傣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传承和创新中培养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傣族民间艺术家。
楚雄彝族梅葛
楚雄彝族梅葛是楚雄彝族的创世史诗,梅葛无文字记载,千百年来,靠世代口耳传承下来,被视为楚雄彝族的“根谱”。楚雄彝族梅葛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历史学术艺术价值。2008年6月,楚雄彝族梅葛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梅葛”是彝语译音,“梅”是“说”的意思,“葛”是“古”的意思,“梅葛”就是说唱远古故事的意思。楚雄彝族梅葛主要分布于楚雄姚安县马游坪,大姚县昙华、三台、桂花,永仁县直苴及牟定县腊弯等彝族聚居区。
楚雄彝族梅葛演唱内容分为“创世”“造物”“婚事和恋歌”“丧葬”四个部分,概括反映了人类早期漫长的历史发展变迁过程,其演唱的种类有“老年梅葛”“中年梅葛”“青年梅葛”“娃娃梅葛”四种类型。老年梅葛也叫“赤梅葛”,主要是唱述开天辟地、创世立业和劳动生活,调子和内容相对固定;中年梅葛主要是唱述青年男女成家后生产生活的艰难困苦,内容曲调比较凄婉忧伤;青年梅葛也叫“山梅葛”,反映彝族青年男女的纯真爱情,一般是声调内容不固定,唱述中可即兴发挥,比较随意;“娃娃梅葛”是彝族“儿歌”,俗称“娃娃腔”,由成群结伙的彝族青少年和儿童对唱,朗朗上口,易于记诵。
镇康阿数瑟
遥远古朴的韵律,悠长婉转的唱腔。在临沧市镇康县有一种特殊的地方传统民间音乐形式,每逢节庆时分,或是当地婚丧、嫁娶和休闲生活等活动,人们都会围成一圈,对歌起舞。这种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在镇康有着一个特别的名字——“阿数瑟”。
“阿数瑟瞧着,罗细瑟甩着”,这两句词缀一般都会出现在对唱中,因此当地人习惯把“打歌”“唱调子”等歌舞形式,统称为“阿数瑟”。
“阿数瑟”的歌词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农耕劳作、情感娱乐以及家常生活等各个方面,演唱者们会根据场合与情境即兴创作,一边弹奏三弦,一边配合独特的舞步唱跳。历史、生活故事、自然科学、民族文化、生活习惯等是人们信手拈来的传唱内容。
除了镇康县,邻近的永德县和缅甸果敢、泰国塘窝等地区的华人生活区中,也有广泛流传。近年来,为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深度融合,镇康县以“阿数瑟”为品牌,推出了山歌大赛等活动。2021年,镇康阿数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彝族四腔
彝族四腔是“滇南彝族四大声腔”(四腔、五三腔、海菜腔、山药腔)之一,主要流传于玉溪市的峨山、通海和华宁以及红河州的建水、石屏县一带彝族聚居的地方。2013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传承谱系来推算,彝族四腔在峨山的流传至少有200年以上。民谣“山药拌海菜,四腔摆着卖”就是见证。峨山的四腔传承人李成刚曾获第七届和第八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金奖、“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暨首届全国山歌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四腔唱词内容丰富、曲调结构严谨、演唱方式独特。真假嗓的结合、领唱与帮腔的交替,是四腔演唱最显著的特点。腔中有腔,曲中套曲的音乐构架,具有较高的音乐价值。彝族五言与汉族七言结合的唱词内容,是四腔独有的文学价值。四腔融入了彝族的文化积累,具有显著的传承价值。
四腔演唱,有愉悦身心、抒发情感、交友择偶等作用,同时它还有着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传播生产生活知识、教化民众、增进民族认同感等社会功能。彝族四腔代表了彝族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彝族音乐文化的积淀和结晶。
策划/统筹 童文文
文 李亚、何雨珍、李银娟、李舒琪、刘娅娟、王艳华
图 红河县文化和旅游局、石屏县文化和旅游局、建水县非遗中心、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李舒琪、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刘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