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敏松,现任个旧市第一高级中学副校长。先后荣获“红河州骨干教师”“红河州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在教师培养方面,他以“苏敏松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充分发挥名优教师在课堂教学、课改实验、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方面的模范引领作用,努力打造一支高品德、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在教书育人方面,他始终站在教学一线,承担5届高三毕业班教学工作。精研教学,心系课堂,看到一批批学生茁壮成长,他为学生们考取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感到欣慰和自豪。2012年,由苏敏松担任班主任的高二(1)班被评为“云南省先进班集体”,苏敏松也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和“先进工作者”。
2011年至2016年,苏敏松任校长助理期间,主管2013届、2016届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和支持下,协同年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明确高考目标,建立科学的高考学科备考方案,做到细化管理、关心教师、人文备考,同时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增强家校联系,每一届均完成了1500余人次学生家访工作。在年级管理岗位上,他一直坚守阵地,风雨无阻,每周至少住校两晚,每天都是早上7点以前到校、晚上9点以后离校,并到宿舍认真查看学生午休或晚休,而且每次月考后都坚持带领年级教师,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分析研判、改进教法、完善备考,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正因为一如既往的努力和奉献,所带年级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成绩名列全州前茅,他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业务精湛,成绩显著
教书育人22年,教学成绩显著。在苏敏松的带领下,个旧一中2013、2016两届高考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杨柳同学获州文科状元,省文科第三名;董法吾同学获州理科状元;十余名同学获红烟桃李奖;两届高考本科率等均达90%以上。努力铸就成“学者型”教师,苏敏松所执教的《元素周期表》在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课堂比赛中获省级二等奖、州级一等奖。发表的论文也多次获国家级奖、省级奖并发表在核心期刊、国家刊物、省级期刊等。近五年来多次获省级名师、州学科带头人、州骨干教师等称号,13项州级课题立项研究。
苏敏松坚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教学理念,专注教研取得丰硕成果。参与完成省级课题《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与实践》《互联网与学科教学整合》均获省级先进。主持完成州级课题《高考理综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研究》获州内先进,参与完成州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有效性教与学研究》。现主持研究州级课题《新高考“3+3”背景下利用支架是教学模式进行高一化学教学策略研究》,同时参与研究州级课题《SOLO分类理论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利用自编手册提高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的行为研究》。先后在国家、省等各级刊物上发表《一堂高中化学网络课的反思》《学习新课标,开展综合性化学实验》《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概念原理性内容教学中的应用》《浅谈后进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与研究》《支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提高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教育科研助推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等论文,在国家级、省论文比赛中获奖的有《谈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一些思考》《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化学反应原理高考复习有效性探微》《理解高考大纲,纵谈高三化学复习之误区》《学习新课标,开展综合性化学实验》《题说2017年高考新课标III卷27题》《班级学风建设之浅见》论文。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苏敏松形成自己的教研体系和独到的教学业务能力。
他始终站在教学一线,精研教学、心系课堂,以学生为本,立足学生的学习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步培养学生化学思维,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本着务实精神踏踏实实工作的人,就会干出成效;一心专务虚名,敷衍塞责应付工作的人,功业自然浅薄。苏敏松在平时的工作中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字童 文
红河州总工会 图
编辑 李娇蓉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