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 在云南大学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2023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学校师生员工备受鼓舞、反响热烈。大家第一时间认真学习贺信精神,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把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大学的亲切关怀、深厚感情和殷切期望转化为改革创新、奋发作为的前进动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此摘录部分师生的心得体会。

云南大学党委书记 林文勋: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为百年云大奋进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云大师生备受鼓舞,备受激励。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切实肩负起一流大学建设的责任使命,努力开创百年云大发展新局面,为云南高质量发展,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新的云大力量。

云南大学校长 方精云院士:在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发来贺信,令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云南大学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为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一流大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奋力开创边疆民族地区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李维昌: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让我深受感动,备受振奋。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扎根西南边疆,把“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办学精神和“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办学原则和鲜明导向相融通,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学习宣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贡献。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罗骞:我们一定立足本职,扎根西南边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西南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政课教学的一线工作人员,我们要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和云南的部署,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马克思主义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争取早日建成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新征程上为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党委书记 李晓斌: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立意深远、催人奋进!我们将从贺信精神中汲取思想养分,凝聚精神力量,激发奋斗干劲。我们将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持续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持续推进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形成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云大力量。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 段昌群: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大学致贺信,为学校未来办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在生态环境领域从事科研工作30多年的老师,我深受鼓舞,倍感荣幸。我们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国之大者”的生态环境问题等开展深入研究,不断培养专业领域高水平人才队伍,为全面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生 曾庆凤: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让我倍感振奋。去年开始,我有幸全程参与了“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通过大调查,不仅学习了系统、专业的田野调查方法,而且感受到了云南多民族多文化的魅力,见证了乡村振兴的成果与发展。作为青年学生,我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扎根边疆,用自己所学专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把青春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杜敬彤: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作为一名云大学生,我心中激情澎湃、备受鼓舞。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今后我要继续秉承母校“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精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脚踏实地、实学实干、勇于创新,努力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

来源 “云南大学”微信公众号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