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正亮:以田为布 擘画梦想

.

“以田为布,擘画梦想。”这句话精确地概括了苏正亮挥洒的青春岁月。

苏正亮生于1968年,1994年参加工作,现任红河州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所长。29年间,他的足迹遍布红河田野之间,先后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红河州科技进步奖,省、州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州农业农村局优秀共产党员,红河州先进工作者。

深耕田间 全力助农

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苏正亮一直从事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工作,他带着粮食如何增产、农民如何增收的问题,把自己的一生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农民的迫切需要当作自己的迫切需要。一年四季他都在田里劳作和探索,把田间地头当成办公室,称自己的职责是当好农民,把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和农业新技术开发应用作为毕生的追求。

致力科研 硕果累累

苏正亮主要负责水稻高产创建、红河综合试验站建设、多年生水稻技术研发与应用、稻鱼鸭综合种养等项目研究,为红河州南部梯田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提质增效起到积极作用。该模式不仅在红河州大面积迅速推广,而且辐射到了玉溪、临沧、普洱等梯田面积较大的其他州市,引起了世界粮农组织、农业部、省农业厅、红河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

不忘初心 科技惠农

随着哈尼梯田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示范推广面积逐年扩大,2019年示范推广17.12万亩,平均综合亩产值7910元,总产值达13.542亿元,扣除每亩生产成本4290元,新增总产值6.197亿元,涉及农户60625户。

通过水稻高产创建、红河综合试验站建设、多年生水稻技术研发与应用、稻鱼鸭综合种养等项目的实施和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带动全州优质稻示范推广26.2万亩,平均亩产550公斤,市场收购价5元/公斤,平均亩收入2750元,比种植一般杂交稻每年增加收入2.803亿元;梯田红米常年示范推广15.72万亩,平均亩产340公斤,市场收购价5元/公斤,平均亩收入1700元,比当地种植红米老品种每年增加收入1.352亿元。2019年田稻鱼鸭综合种养示范推广17.12万亩,综合亩产值7910元,总产值13.542亿元,新增产值6.197亿元。

文旅头条通讯员 徐富荣 文

红河州直机关工会 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陶江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