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永仁“幸福里”优化营商环境既考虑企业又兼顾产业工人


“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要通过公权力途径,申请仲裁或是向法院起诉,切莫冲动,意气用事。”

“要依法保障劳动者权益,用劳动托起中国梦。”

……

乡村夜晚的寂静被一阵阵掌声打破,这是3月29日晚,楚雄州永仁县“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举行“新农民大讲堂”的一幕。当晚,楚雄州永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大队队长杨国梁来到社区宣讲劳动者权益保障知识。

“新农民大讲堂”讲些什么?

在“幸福里”社区的活动室里,记者看到了一张排得满满当当的课程表——党的二十大精神、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工伤维权知识、妇女权益保护等各类知识应有尽有。课程表上,授课时间、授课单位、授课人一览无余。

“‘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是因产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加大对产业工人的培训力度,厚植乡村人才振兴沃土,不断提升劳动技能和素质,要让产业的‘幸福’成就家的‘幸福’,用家的‘幸福’呵护人的‘幸福’。” 永仁县乡村振兴局局长起佳宏说。

晚上9时许,“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站长办公室灯火通明,站长罗云还在忙碌着。2018年,罗云组建了劳务公司,向上海、浙江等沿海城市输送永仁的务工人员。近年来,随着永仁县产业不断发展,罗云开始把外出的务工人员动员回来。他说:“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建设家乡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罗云的愿望美好而质朴。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如何让更多人投身乡村振兴?考验着地方党委、政府为群众和企业服务的力度和温度。

在永仁县公安局莲池派出所的办公室里,所长李正彬正通过“一标三实”系统,查看每天入住“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的人员登记情况。自“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成立以来,莲池派出所民警除了每天掌握人员流动情况外,还要在社区周边巡逻,指导社区加强内部安全防范,开展反诈骗等法治宣传。

“无事不扰、有呼必应、主动服务”,这是永仁公安为“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交出的“答卷”。永仁公安积极探索警企协作新模式,发挥社区警务优势,实现了治安管理从“管百人”到“管一个点”的转变。李正彬说:“由社区民警担任‘平安顾问’,点对点为社区提供警务服务。”

       总投资5亿元的永仁县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从签约伊始就展现出倍道而进的“永仁速度”。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人李春说:“2022年4月签约,6月动工,7月开始种植第一批蓝莓,半年时间正式投产。12月24日,我们品尝到了第一颗蓝莓,这不仅是一颗被永仁的阳光雨露滋养的蓝莓,更是一颗被永仁县广大干部用真心浇灌、用真情培育的蓝莓。”

未来如何发展,李春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要扩大规模,打造全产业链,建设优质蓝莓产区,争取实现1万亩的蓝莓种植面积,产值预计在10亿元以上。”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从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成立创业园、搭建创业平台,到回应返乡创业人员具体诉求,出台各类支持政策;从在项目落地、资金筹措、精细服务、解决用工等,到完善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机制,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

永仁县抢抓“天时”,创造“地利”,凝聚“人和”,在营商环境“优”上发力,让营商环境充盈“幸福温度”,让企业和群众幸福感成色更足。

环境怎么“优”

近来,楚雄州永仁县建设“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的创新之举,深得农业企业肯定、务工群众好评、社会各界点赞!“幸福里”社区的建设,既解决了企业用工荒问题又让务工群众能舒心地在企业打工。

就县域而言,说到优化营商环境,大家更多考虑的是企业,而往往忽视了在企业务工的群众。殊不知,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务工群众幸福上班、安心工作了,企业也就不用为招工难、用工难发愁,进而专注抓生产、专心谋发展。

永仁的不凡之处,就在于充分调研之后,以市场主体和群众需求来统筹谋划和解决问题,“幸福里”社区的建设就是一题两解,同时满足两种需求的“应时新果”,既增强了企业的满意度、获得感,又增进了务工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持续复杂的工作。永仁“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的建设也并非一天就建成、几天就建好,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但她的出现犹如我州乡村振兴热潮中一株破土的新芽,昂扬向上,生机勃发,给予着我们调查研究摸准实情,统筹兼顾谋划工作,精准对接需求、精准匹配服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合力为县域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等启示。

来源:楚雄发布、永仁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