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是新时代劳动者最美的姿态。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动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践中,在红河大地上,涌现了一批识大体、顾大局,爱岗敬业、锐意创新、辛勤劳动、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先进模范人物。
下面,一起走近劳模,倾听劳模故事。
在战“疫”沙场上,负重前行
苗有亮,元阳县黄茅岭乡党委书记。先后荣获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红河州“疫情防控和强边固防中表现突出先进个人”、红河州第二届“最美退役军人”、绿春县“强边固防最美突击队员”和元阳县“最美志愿者”等称号,是新时代疫情防控强边固防的“战疫远征军”和群众心中的“最美志愿者”。
2021年,他积极响应全州疫情防控强边固防支援绿春大黑山,期间,共参加累计参与强边固防志愿服务3次6月1440小时,率队共排查过往车辆34222辆、人员73345人,劝返车辆1658辆、人员2519人,参与培训5期240余名网格长。
因逐梦军旅,他曾经穿上军装保家卫国,为国防增添了那一抹绿;如今脱下军装,初心如磐,闻令而动,勇于担当。在这场战疫中,他用共产党员的初心和退役军人的本色诠释了“若有战,召必回”的战斗精神和坚定信仰,以干事有激情、做事高标准、遇事敢负责的精神,与新时代青年人共守疫线疆场。
在疫线阵地,他发挥宣传工作者的优势,自觉承担起疫线“通讯员”,积极收集疫情信息,编写战“疫”日志,记录战“疫”成果,及时推送疫线前沿最新动态,形成省、州、县三级媒体共为强边固防战同步发声,同频共振,充分展示守疫人的亮丽风采。共有20余篇战“疫”前沿新闻稿件和“党建引领六村同创”理论文章被省、州、县媒体采用和刊发。
在驻地,他采取日查夜巡,早考勤、晚点名、轮流值守等方式,严格抓好突击队员的政治、组织、廉洁等“六大纪律”,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我是党员,我上”的誓言,以实际行动激励着7名非党突击队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同时,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应急实战演练、疫情防控宣传暨网络长培训和“党建引领六村同创”等活动,全力把好疫情防控关口,为大黑山“党建引领六村同创”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始终肩负起强边固防的突击使命,担当起新时代的“战疫远征军”和“最美志愿者”,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战疫效率意识和志愿服务意识,凭心百折不挠,无愧强边担当,在这场来势汹汹的战“疫”沙场挥洒着自己的汗水,严守好西南门户,以实际行动镌刻出属于自己的战“疫”烙印。
为民解忧,创业致富
白平定,元阳县黄茅岭乡戈它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先后荣获元阳县“优秀党务工作者”“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县级劳动模范”、云南省“省级百名好支书”等称号。
黄茅岭乡地理位置突出,气候条件优越,境内2.8万亩的热区资源,香蕉种植面积达867公顷,每年产量达19000多吨。由于销售渠道单一,收购价钱低,香蕉保质期短等原因,很多蕉农只能让香蕉烂在树上,或拿来喂猪,到后来,蕉农们干脆放任不管,一年辛苦付诸东流。
白平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方奔走,积极引导丫勒村杨梅回乡创业,成立香蕉代办公司,保底向农户收购香蕉。蕉农得到消息后,纷纷响应,种植香蕉的热情空前高涨,辐射带动周围农户种植香蕉达800多户(其中建档立卡户352户),每年为蕉农创收2000余万元。香蕉代办公司直接带动86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就业,有效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农村经济有了产业培植的带动,发展迅猛,农民生活日渐好转。黄茅岭成了名副其实的香蕉种植大乡。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字童 文
张钰笛、元阳县总工会 图
编辑 李娇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