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不同的“战场”奋力前行

奋斗是新时代劳动者最美的姿态。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动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践中,在红河大地上,涌现了一批识大体、顾大局,爱岗敬业、锐意创新、辛勤劳动、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先进模范人物。

下面,一起走近劳模,聆听劳模故事。

师者匠心谱写育人华章

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作为一名教师,他用爱温暖孩子;作为一名党员,他用行动实践初心。他在三尺讲台,奉献无悔;他为教育梦想,孜孜不倦。邵建平,红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大学等多家单位的高级研究员和特约研究员。

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从教多年,邵建平教风优良,时刻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加强品德修养, 始终以“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严格要求自己;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将立德树人融入教学的所有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邵建平不仅在教学工作中表现出色,在教学科研过程中也默默奉献着力量,不断促进红河州教育事业发展。他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及多项横向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著作2部,在《外交评论》《国际问题研究》《当代亚太》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4次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

在奉献中收获,在奋斗中成长。多年的奉献让邵建平收获了诸多荣誉。2018年,他荣获中共中央组织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称号;2019年荣获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2020年荣获云南省优秀智库专家称号;2021年荣获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2022年荣获云南省“兴滇英才计划”文化名家称号。

世间有爱,永无止远。正是有了甘为人梯的老师,才有了攀登峰顶的骄子。在教育的道路上,邵建平仍旧引领着学生编织着一个个梦想,给孩子们一束光,为教育贡献一份力,相信用爱和奉献呵护出的花朵,一定会盛开出最美的风景。

司法为民守护公平正义

在红河州,有这样一位十几年如一日地默默付出,在法治的“田野”上默默耕耘的“老黄牛”。他叫谢云生,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国家赔偿委员会办公室主任。2013年12月被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记个人三等功一次,2015年2月被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优秀法官,2017年1月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优秀法官,2020年8月被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嘉奖一次;2022年5月被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谢云生2007年从上海大学毕业后,返回家乡云南省红河州,并考入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在分派部门时,他主动申请分配到刑一庭。谢云生始终不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初心使命,从事刑事审判工作十余年来,他勇挑重担、甘于奉献,主动承担重大、疑难、敏感案件的审理,相继审理了一批在全省、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谢云生承办、参与审理了多件涉黑涉恶犯罪案件。在主持刑二庭工作期间,他还兼任州法院扫黑办副主任,其间多次参与对全州法院审理的涉黑涉恶犯罪案件的指导,统筹全州法院扎实推进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各项工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谢云生审理了杀害两名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马建国故意杀人案,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该案于2020年3月10日被最高人民法院作为第一批依法惩处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发布,被评为2020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

在审理一件跨境拐卖越南籍妇女多达17人的拐卖妇女案中,谢云生严格按照涉外案件的审理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准确地查实了各被告人在案件中的作用地位,并充分考虑各被告人的量刑情节,依法对案件做出了判决。本案两名被告人被判处死缓,3名被告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彰显了我国司法机关依法严厉打击、遏制一切形式拐卖妇女犯罪的决心和依法平等保护被拐卖妇女的合法权益的原则。该案被最高人民法院作为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典型案例发布。

在主持刑一庭工作期间,谢云生还负责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始终把打击矛头对准涉毒、涉恐、走私、诈骗、偷越边境、越境赌博等跨境违法犯罪,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依法客观公正定罪量刑,有力维护了边境管理秩序。

多年来,谢云生始终奋斗在刑事审判一线,凭着对法官职业的忠诚热爱,以及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恪守法治原则,严格规范司法,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誓言。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娇蓉 文

红河州总工会 张钰迪 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陶江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