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勐巴娜西乐团探访《月亮升起来》《阿佤人民唱新歌》的地方


(点击图片链接,观看视频)

日前

中共临沧市委宣传部

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

临沧市融媒体新闻社

临沧市文化馆(市民族歌舞团)

中共沧源自治县县委宣传部

沧源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

沧源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邀请勐巴娜西乐团前往

云南沧源县翁丁、崖画谷等景区拍摄

并共同出品的《阿佤人民唱新歌》《月亮升起来》

两首歌曲MV正式发布

让我们一起在勐巴娜西五兄弟歌声中

游览云南临沧那些

独具魅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月亮升起来》是佤族音乐中为数不多的一首抒情歌曲,感情细腻,线条优美,创作至今40年来,这首被誉为佤族“东方小夜曲”的民歌,已经成为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响亮名片。

《阿佤人民唱新歌》唱遍祖国大江南北,成为几代人记忆的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于1965年诞生,是解放军战士杨正仁在云南参军时创作的经典红色歌曲。  一句“跟着共产党 哎哎哎,阿佤人民唱新歌 唱新歌,哎江三木罗!”充分表达了边疆少数民族世世代代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真挚情感,展现了各族群众团结在党的伟大旗帜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坚定决心。自此以后,这首歌就始终深深印刻在人民的心中,反复吟唱、歌声悠扬。

景区介绍

翁丁原始部落景区“翁丁”佤语称“am diem”或“om diem”,意为水边的寨子,也有云雾缭绕的地方之意。翁丁位于沧源县西部,是一个居住着100多户人家、具有400多年历史的佤族山寨,也是佤族传统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村寨。翁丁佤寨内完整地保留着佤族传统建筑——干栏式草顶叉叉房,使用着最原始的竹木器具,保留着佤族寨门、寨桩、撒拉房、打歌场、木鼓房、人头桩、牛头桩、神林、手碓、脚碓、水碓等传统文化和编织、印染等民间工艺。


翁丁寨子中始终有一层薄雾笼罩,朝起,薄雾似轻纱,将水汽均匀洒落在寨子的每个角落;霞落,薄雾似青烟,在风的拂动下,弥散飘……若不是亲自走进来,竟以为这一朝一夕间,古寨子已沉睡在林间。

铺着碎石的小路是通往寨子里的唯一路径,进人寨子,同处一线的寨门和榕树百年如故,挂满牛头骨,古老、沧桑而神秘的气息,不请自来。全寨老少,都身着民族服饰,载歌载舞举行迎客仪式。村民会在每个人的额头上点一个黑色的印记,还会给每个人喝上一杯酒,表示欢迎和吉祥。

佤族在古语当中的意思为“住在山上的人”,所以翁丁佤寨也依山而居,每间房与房之间相距不是很远,原生态佤族茅草屋民居,是杆栏式竹木楼。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干燥凉爽,下层堆放杂物,或养猪、或喂牛。传统的杆栏式房屋,一般都用稻草覆盖,竹木结构,竹笆围墙,竹笆地板,其外形犹如孔明帽。为了避风防寒,屋顶总是离地面很近,远远望去,就像一丛一丛的蘑菇。佤族民居从大的方面分两类,一是单身成人住的屋顶很矮的单层椭圆型屋,成年未婚和孤寡中老年都住这样的房;另一种就是普遍的上下两层楼,楼上住人,楼下畜居。但是新婚的夫妻住的是单层的草房,不管多么有钱都必须住满3年以后才能搬到两层楼的房子里。此外,佤族人家都会在寨子边建自己的一间储藏屋,主要装粮食,且都不上锁,佤族还保留着路不拾遗的遗风。

走在寨子里,阳光照射在茅屋的草棱上,觉得劳作着的阿佤人特别温暖,仿佛那一针一线都穿在了自己身上。阿佤族妇女心灵手巧,因为寨子里迄今还保持着男耕女织的传统,所以她们自己织布自己做衣服,所用的物料都是原生态的,没有一点污染。寨子里的妇女一般空闲的时候都会在自己家门口拉起纱线就地织起布来。阿佤族姑娘自己做的挎包非常漂亮,随处可见,实用且美观。这里人肤色都黝黑黝黑的特别美,你看在盖着茅草屋的壮汉、织布的妇女还有那羞涩掩面的小孩子都是巧克力色的肤色,非常健康,有亚洲野玫瑰、中国黑牡丹、云南黑珍珠和沧源黑巧克力之称。

据说佤族是一个喝酒比喝水多,唱歌比说话多,跳舞比走路多的民族。阿佤人都淳朴好客,看见客人就迎出来问好,除了进寨子要喝的酒,家家户户都会邀你去尝尝自家的醇酿。有件事一定要让你知道,当在佤族吃佤王宴时,如果佤族姑娘对着你热情的唱歌,那你就要不停地喝酒,唱多少喝多少酒,因为阿佤姑娘的浓情皆化做了这一杯杯醇酒。要说到跳舞和唱歌,对于阿佤人民来说,只要有故事的地方便有舞台。不管男女,音乐响起,便摇曳生姿,尤其是阿佤姑娘,个个大眼长睫毛非常漂亮,还有一头乌黑的亮发,跳起甩发舞来,狂野而性感。在上个世纪,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响彻大江南北,一首《月亮升起来》,道尽了佤族男女烂漫而纯洁的爱情故事……

司岗里崖画谷景区

司岗里崖画谷景区位于沧源自治县的勐来乡和糯良乡两地,距沧源县城22公里,景区内集中了沧源最优质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有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传说》人类再生之地的司岗里溶洞,有记载35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佤族远古先民生产生活的沧源崖画,有“天外来客的脚印”有之美称的天坑群,有巧夺天工的天然水墨丹青大峡谷——千米国画长廊景观,人文与自然景观交辉相映,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司岗里崖画谷景区内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美丽壮观、巧夺天工、浑然天成,这里有享誉世界的距今3500年的沧源崖画。崖画构图简练,古朴自然,粗犷奔放,全面地展现了一幅佤族先民原始生活的百态图,古朴、形象而生动,是佤族先民用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留下的印记,在历经3000多年的风雨侵蚀之后,依然光鲜如初。人们很快就可以从赭红色的图画,中辨认出人物、动物、村落和狩猎、舞蹈场景以及很多表意性图案。


在勐来大峡谷的中段镶嵌着一条长2公里的栈道,蜿蜒盘旋在山谷坝子间,沧源人民耕作、起居等日常皆镌刻在了长廊之上。长廊两面的峭壁高80米至320米,青峰叠翠间,还镶嵌有连片的侏罗纪时期植物群林——董棕林,状似芭蕉扇,微风吹过,叶片抖动,沙沙作响。若是春天来这,可见长廊下油菜花迎风招展,片片金黄为碧绿的谷间添一抹灵动的色彩,漫步长廊之上,宛如置身于花海间。长廊间整个构图因酷似一幅浓墨重彩的中国山水国画,因此被称为“国画长廊”。


清新别致的佤寨村落散布山间,多彩的佤族风情辉映其中,让美丽的峡谷风光格外迷人。



寨在画中,人在景中,快来打卡这峡谷风光胜画卷、田园美景似仙境的AAAA级景区吧!





来源  “恒春临沧”微信公众号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