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11月,徐霞客抵达楚雄,登武定狮子山、攀大姚妙峰山,赏楚雄诸名胜。在其《宿妙峰山》中,留下了“我来万里瞻慈筏,一榻三生岂偶然”的感慨。
在徐霞客笔下,楚雄有着雄奇的山峰。
徐霞客初到武定便对武定狮子山进行了记录:“询其从游之仆,云武定府有狮子山,丛林甚盛,僧亦敬客。”
(武定狮子山)
(武定狮子山)
此后,徐霞客沿金沙江继续前行,云游永仁方山,在方山题下“蜀滇交会之嶺骈拥天地”石刻。在徐霞客笔下,方山是“与金沙北岸‘蜀滇交会’之岭,骈拥天北”的磅礴山岳。
(永仁方山)
在徐霞客笔下,楚雄有着秀丽的江河。
明崇祯十一年(1638)十二月初一至初六,徐霞客在元谋,考订长江之源流,拨正“岷山导江”千年谬误。
此前,对长江这条母亲河,她的源流来自何处,众多史料均称出自岷江,也就是今天的雅砻江。然而,徐霞客在认真查阅地理图经中惊异地发现:诸多史料记载的黄河之源比长江之源还要长。哪有河大于江的道理?且根据中下游的实地考察,黄河宽度不及长江的三分之一。既然大,汇水就多。研究图经,发现还有一条比雅砻江积汇水面更广、经流更长的河流归入长江,那就是金沙江。
(金沙江)
(金沙江)
(金沙江)
带着种种疑虑,揣着儿时梦想,徐霞客携书僮,前往金沙江,记下了沿途里程及地貌:
“自是(马街)以北,溪东之村,倚东界之麓甚多:官庄之北,十里为环州驿,又十里为海闹村(牛街)。滨溪东岸,即活佛所生处,离寺二十五里。其村有木棉树,大合五六抱。县境木棉最多,此更为大。又十五里为黄瓜园。溪西之村,倚西界山之麓亦甚多:西坡下村,与官庄对峙,北十五里为五富(福)村,又十里为苴宁(林)村,又北逾岭二十里为扁担浪(丙大浪),于是北夹西溪,尽于金沙江。”“渡江北十五里为江(姜)驿,与黎溪接界。江(姜)驿在金沙江北,大山之南。由其后北逾坡五里,有古石碑,大书‘蜀滇交会’四大字。然此驿在江北,其前后二十里之地,所谓江外者,又属和曲州。元谋北界,实九十五里而已。江驿向有驿丞。二十年来,道路不通,久无行人,今止金沙江巡检司带管。”
“金沙江巡检司,乃金沙江南曲之极处,自此再东,过白马口、普渡河北口,即从乌蒙山之西转而北下乌蒙、马湖。其江自北来,故云南之西北界,亦随之西北出,以抵北胜、丽江焉。”
“其西北又有大山方顶,矗峙于北,与金沙江北岸‘蜀滇交会’之岭,骈拥天北,从坞中(马街)北向遥望,若二眉高列于坞口焉。余初以为俱江北之山,及抵金沙江上,而后知江从二山之中,自北而南,环东山于其北,界西山于其西,始知此方顶之山,犹在金沙之南也,其山一名方山。”
滔滔滚滚的金沙江,呈现在眼前,让徐霞客心潮澎湃,留连忘返。这是几十年梦寐以求的理想啊。掬一捧甘甜的江水,仿佛看到远在数千里之外,家乡父老的张张笑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然在,几度夕阳红。岷江面窄而水缓;这金沙江,水深湍急,宽数百丈,广数倍于岷江。这才是长江之源,才该是长江之源!
在徐霞客笔下,楚雄有着壮观的奇景。
明崇祯十一年(1638)十二月初六早饭后,徐霞客率书僮,与蜀僧结伴,由马街出发西行,渡西溪(龙川江),由河流转西处行(今高岩子田坝至法那禾之赶街路),沿溪岸西行,至热水塘村南,再转村西南由班果赶街路攀枝花树下转西北,越水缸坡,下坞土地。只见盘龙山独耸其间。一行人缘坞向西下,又见勐冈河自“南峡中来,至此坞东北去。其水不深而阔,路北数十家(普登村),倚河东岸。”霞客及书僮、随僧由一株高约数丈的攀枝花树下(今外贸站转动点)渡河,尔后由沙沟箐入。“有枯涧自西来,其中皆流沙没足,两旁俱回崖亘壁。”“涉枯涧,乃蹑坡上,其坡突石,皆金沙烨烨,如云母堆叠,而黄映有光。时日色渐开,蹑其上,如身在祥云金粟中也。”首次记载了元谋班果土林奇观。
(元谋土林)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二月初七,徐霞客来到楚雄州大姚县境内考察,共游历6天,辗转百余里,途经龙泉寺、美泗村、大姚白塔和妙峰山德云寺,留下了较为宝贵详实的历史地理资料。2018年5月,大姚县的龙泉寺 、美泗村、白塔、妙峰山德云寺成功获得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认证。
德云寺位于大姚县金碧镇妙峰村委会妙峰山腰,距大姚县城15公里,山上群峰叠翠,古柏参天,潭深涧雄,每当夕阳西下,万山皆紫,山头浓翠欲滴,数十里外,见之如在图画中,大姚县古八景之一的“妙峰晚翠”就指此情景。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雄伟壮观的寺院建筑、优雅别致的古刹妙景之中,徐霞客挥笔写下了流传至今的《宿妙峰山》。
《宿妙峰山》
路织千山积翠连,穷边欲尽到天边。
风留古德云还在,界辟诸天月正悬。
狮窟吼风随法鼓,龙泉喷玉护金莲。
我来万里瞻慈筏,一榻三生岂偶然。
( 妙峰山德云寺)
(妙峰山德云寺)
(妙峰山德云寺)
在徐霞客笔下,楚雄有着独特的建筑。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时年51岁的徐霞客从大姚妙峰山德云寺出发,宿姚安光禄山龙华寺;十二月十三日,从龙华寺出发经龙岗卫到姚安宿青莲庵;十二月十四日,从青莲庵出发经观音堂、龙马箐、小罗力苴、大罗力苴、老虎关,达普淜(普淜旧属姚安);十二月十六日,由普淜到达云南驿,出楚雄州境。
“姚安东西两界皆大山夹抱,郡城当其南。”这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对姚安的印象。徐霞客到姚安,曾下榻龙华古寺,他将其描述为“其后有深峡下悬,峡外即危峰高峙,庭中药栏花砌甚幽。墙外古梅一株,花甚盛,下临深箐,外映重峦。”这座规制完整的寺院,始建于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末天佑年间,历经磨砺,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风貌。
(龙华寺)
楚雄素有“省垣门户、迤西咽喉、川滇通道”的美誉,境内乌蒙山、哀牢山、百草岭“三山鼎立”,长江、红河两大水系“二水分流”,山川秀美、物产丰富、风景迷人,民族风情绚丽多彩。诗曰“满望葱笼富梓材,经天纬地造蓬莱”,喻之楚雄是世外桃源、蓬莱仙境。
这个暑假,欢迎您到楚雄开启一段夏日之旅,游览独特奇美的自然山水、体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品尝生态健康的彝家美食,尽享滇中翡翠,畅游绿美楚雄。
来源: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 文/图
参考资料:徐霞客《滇游日记五》《徐霞客游记》
责编 李航
审核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