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州文旅局安排部署全州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
7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要求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百日行动。7月25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在全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和服务质量提升工作会议上要求,要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形成合力,全力守护好云南旅游“金字招牌”。7月25日,红河州召开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视频会议,安排部署红河州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
整治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市场平稳有序,云南在行动,红河在行动。(来源:红河文旅)
(建水文旅联合交通执法人员开展上路检查工作)
2、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7月25日,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听取梯田保护利用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州委书记赵瑞君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梯田核心区范围内的四县和州级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梯田保护的重大政治责任,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以科学态度、务实举措,坚决守住千年哈尼梯田的良田沃土。(来源:红河发布)
3、红河州弥勒东风韵小镇拟获奖补
7月26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云南省2022年度绿美景区标杆典型拟奖补名单的公示》,其中,弥勒东风韵小镇拟入选。绿美景区行动作为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的组成部分,是进一步巩固提升全省A级旅游景区生态品质和景观品质的有效抓手,为此,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了《云南省绿美A级旅游景区三年行动方案》。
东风韵小镇总规划面积3.69平方公里,核心区1.6平方公里,以“一轴一环三区”为布局,是集农垦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旅游于一体,独具弥勒独特气质和艺术创意的文化特色小镇,被称为滇中的“普罗旺斯”,已在2020 年 9月正式获批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来源:弥勒文旅)
(东风韵小镇)
4、建水紫陶在三星堆博物馆亮相
7月26日,成都三星堆博物馆开馆展览,作为云南历史文化名片的建水紫陶在三星堆博物馆亮相。云南建水紫陶历史悠久,是记载着云南建水陶瓷与历史发展的真实史料,沐浴着历史文化名城的春风,紫陶成为既有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珍藏价值的地方工艺美术陶,以独特的魅力和特有的历史文化信息、民俗信息、工艺信息、工艺价值和民俗信息而跻身于四大名陶之列,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此次在三星堆博物馆展出的快客杯、酒器、青铜盖碗等文创产品,展现出建水紫陶的异彩纷呈,建水紫陶已然成为云南文化的一张古老而又崭新的名片,焕发着勃勃生机。(来源:古城建水)
5、红河州放假一天过“矻扎扎节”
“矻扎扎”又名“库扎扎”或“苦扎扎”,又有“六月年”之称,是哈尼族祈求丰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盛大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稻谷扬花吐穗时举行。
“六月年”意味着进入了每一年的年中,是农业生产从春播春插节令转入中耕管理节令的过渡点,节日一般为期三至五天。2021年,“矻扎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来源:红河文旅)
6、活动预告丨8月5日至12日,“中国·弥勒第十一届阿细跳月民族节活动”将举办
弥勒的彝族,从小到老,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会走路的就会跳舞……大三弦一响,脚底板就痒”,伴随着动人乐曲而翩翩起舞的“阿细跳月”深受群众喜爱。弥勒阿细跳月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
在节日期间,本土歌手唱弥勒、开幕式游演、美食评比、汉文化展演、篮球比赛、摔跤比赛、斗牛、民俗礼仪展示等多项精彩活动将在弥勒市各地举行。(弥勒文旅)
(往届精彩图片)
7、徐霞客走过红河(第一期):泸西县
公元1638年,明朝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来到广西府(今天的泸西县)考察。期间,考察了南盘江流向、广西府城的山川形势、广西府城的寺庙、阿庐古洞,记录下了泸西山川河流和人文历史。他在游记中写道:“广西府西界大山,高列如屏,直亘南去,曰草子山。西界即大麻子岭,从大龟来者。东界峻逼,而西界层叠,北有一石山,森罗于中,连络两界,曰发果山。东支南下者结为郡治。”这就是泸西县的整个轮廓。(来源:泸西县融媒体)
(泸西阿泸古洞)
(泸西风光)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振 整理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刘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