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县三登渔村旧时为马帮渡口和食盐交易地,附近隧道尚以“盐店”命名。本地彝人本居深山之中,数百年来,以毛皮、草药和骡马同马帮交换盐巴粮食;而江边湿地多疟疫,赶马人渡江之后,便须赶紧上山。
在寻不着驿站的地方,彝家人将慷慨地为他们提供土掌房和火塘,以遮风挡雨和躲避野兽。严苛的自然环境、共同的谋生需求,把这片土地上的各族百姓拧成一条绳。
如今,澜沧江沿岸再非当年烟瘴恶地,托政府移民政策之福,彝家人从深山之中搬迁到江岸新居,他们待人的热诚还是和苞谷酒一样,透亮且浓烈。
(三登渔村远景)
在彝族传统中,“毕摩”即彝族之祭司,各类祭典仪式当之无愧的主角,其中自然包括火把节“都则”。“都则”,彝文写作“ꊒꒆ”,现在一般都解释为“祭火”,由此学界和民间均认为彝族拥有火崇拜之传统。
(三登渔村“二月八”时主持祭祀的“毕摩”)
三登渔村历年的“都则”,取火都必须使用最传统的工具和方法,这不是一般人能轻易掌握的。火把节还有个习俗,就是用某种易燃粉末喷洒火把,绚丽热闹。这也是三登渔村火把节篝火狂欢的保留节目。
有一簇火苗,一直隐藏于澜沧江畔的山林草木之中。等待彝族先民从西北高原迁徙过来点燃它,这一等就等了几千年。要用这远古的记忆烤干乡愁,只需等到8月10日。
祭火古渡口·沉醉新渔村
“都则”火把节
8月10日至8月11日
澜沧县糯扎渡镇南现村三登渔村
不可不来的八大理由
NO.1古老仪式,神秘“都则”
“都则”仪式
堪称人类文化之“活化石”
德高望重的彝族“毕摩”
用最原始的方式取得火苗
点燃熊熊篝火
图片15
NO.2 乡土美食,汤锅沸腾
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彝家的豪爽不输水泊梁山
经验最丰富的渔夫
还打捞得这个季节难见的江鱼
当年招待马帮豪杰的美味
正在澜沧江畔等着你
更有冰啤配烧烤
江畔高坐,把盏临风
不亦快哉
NO.3现宰肥牛“跳跳肉”
宰牲祭祖,犒劳贵宾
老师傅精准的眼神
能挑中一头牛最好的部位
新鲜的嫩牛肉剔下之后
甚至还保持着跳动状态
故名“跳跳肉”
现炒小葱也好,文火慢烤也好
这口“跳跳肉”的鲜美
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品尝哦
各位可要赶早来
NO.4彝家美女,歌舞盛会
彝族家喻户晓的经书
《孜孜领乍》云:
孜孜领乍
头发黑又长,鼻梁直端端
眼睛明又圆,睫毛黑而翘
嘴唇薄又小……
彝家素有选美传统
三登渔村火把节
各村各寨最漂亮的姑娘
还有最俊的小伙
将齐聚澜沧江畔
和您共享歌舞盛会
NO.5 抓鱼丢包,其乐无穷
活蹦乱跳的野生江鱼
水花四溅的清凉午后
理直气壮地摸鱼吧
上岸丢丢香包
或者到拔河赛场上展示一番
也许可以丢出一份奇缘
拉来一份友谊
注:抓鱼为自主消费项目,30元/人,抓到多少都是您的!丢包拔河则免费参与
NO.6绝版木刻,非遗体验
澜沧县文化馆
携手民间手艺人
将缤纷多彩的非遗技艺
带来火把节现场
多彩非遗等你来体验
NO.7 篝火狂欢,江畔夜宿
痛饮美酒,高唱山歌
裙裾飞扬,金蛇狂舞
一醉之后,夜宿江畔
江景客栈清雅
卷帘可邀清风明月入室
NO.8野钓盛典,风光无限
8月11日
2023年七彩云南全民健身运动会
澜沧县第八届“澜沧江”糯扎渡库区
大江野钓邀请赛
开幕式和抽签仪式
就在三登渔村举行
钓友们还等什么呢?
江畔风光绝美
更喜芒果金黄
野餐、摘果、拍照
或一叶扁舟,江上煮茶
偷此浮生之闲
神仙不换
绝美彝村,浪漫古渡
8月10日火把节
我们在三登渔村见
文旅头条通讯员 普洱小慢 文/图责编 康莞悦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