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带大家走进
“乐享云南·非遗”版块
本期分享主题
——县级非遗项目:昌宁大田坝草鞋
充沛的雨量和温热的气温,使保山昌宁大田坝盛产甜竹,甜竹正是编制草鞋的优质材料。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大田坝“草鞋之乡”的美誉,草鞋编织工艺从原始社会传承至今,2005年,大田坝草鞋成功申报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田坝草鞋按编织工艺和材质分为粗草鞋、细草鞋、线草鞋三类。粗草鞋以竹麻、棕丝编织,特点是耐穿;细草鞋以竹麻、棉线、布条编织,特点是美观、合脚、舒适;线草鞋以棉线、布条及少量竹麻编织,特点是制作工艺精湛,等级高,一般作艺术品收藏。穿草鞋可以起到按摩足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消除风湿的疗效。
大田坝草鞋编织工艺是当地几代人的智慧,从生活需求到技艺传承,历经岁月艰辛,由一株竹子衍生出感情,写在人们脸上,更刻在人们心底。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些民间工匠,仍然坚守着古老的文化传统。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亚 文
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昌宁县文化和旅游局 图
海报设计 张楠
编辑 田薇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