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远市总工会牢牢把握工运时代主题,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以产育人,以人兴产,产才融合,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远篇章建功立业。
以产育人,打造产业技能人才“孵化地”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孵化开远产业技能人才。一是开展企业学徒制培训。全面推广“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校企双师联合培养”的新型学徒制,联合红河技师学院在开远解化、红磷化工以及各大园区企业、中小企业开展培训。二是技能人才到校任职。特聘各级劳模、工匠到红河技师学院任教,传承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育新一代产业接班人。三是以企为校。在红磷化工、解化化工、天华生物成立企业培训中心,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自2022年以来,开远市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4期,培训人数4269人,其中,企业职工“新型学徒制”培训35期1473人,技工类院校培训48期1360人。截至2023年6月,开远市已有高技能人才3990人。
以人兴产,搭建产业技能提升“大擂台”
坚持人才激励和岗位练兵,激活产业工人最大潜能,提高企业生产力。一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引导企业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打破传统人事管理制度,实施技能培养、股权、工资、岗位晋升、功勋荣誉等多元化激励措施,铺就产业工人技能提升、技能强国通道。同时,组织企业优秀技能人才积极申报红河首席技师、五一劳动奖章推荐、先进个人等技能人才评选。二是开展职工技术比武。依托“开远工匠”职工劳动技能大赛平台,大力推进开远市重要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劳动和技能竞赛。2022年以来,全市劳动竞赛参赛职工人数4600人,产生经济效益9431.94万元。
产才融合,打造开远经济腾飞“新引擎”
一是引导企业深入开展先进操作法总结、命名和推广工作,创建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技师工作站,对已获命名的各级各类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技师工作站给予创新工作经费补助。目前,开远市共有省、州、市级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技师工作站21个。二是以“工作室、技师工作站”为着力点,搭建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技能提升平台,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室站”进行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把创新发明成果转化为生产力。2022年以来,开远市职工提出技术革新43项、合理化建议365项、职工发明创造21项、推广先进操作法15项、州级创新项目1个。
文旅头条通讯员 王琳 雷可佳 文
开远市工会 图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童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