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武定:“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八月,秋风徐徐,绿树成荫。走进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白路镇平地村委会木高古彝寨,映入眼帘的是保护完好的红军标语,标语正对面红石浮雕墙上镌刻着红军到木高古时与群众握手交谈、帮群众挑水砍柴的场景……踏入木高古红军长征纪念馆,展板上40多幅照片分别从红军长征在中国、到云南、过武定、夜宿木高古四个板块,展示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历程。

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长征体验带、农耕文化馆、红军大讲堂……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武定县以红色资源为依托,投入资金打造木高古党史党性教育基地。自建成使用以来,吸引了省、州、县和乡镇的100多批次万余名党员干部到木高古追寻红色足迹,开展“沉浸式”体验教学。


平地村党总支书 记、村委会主任胡泽介绍:“1935年5月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一军团长征经过武定,夜宿木高古村。宿营当晚,红军写下了‘夷民们同红军联合打龙云去’和‘夷民们团结起来,实行不交租、不还债’的宣传标语,在彝区播下了革命的种子,红军指战员和彝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纪念馆所在地曾是村民李学林家的老房子,为了纪念馆的建设,作为党员的他主动将家搬迁至2公里外。而他主动担任起了木高古村红歌合唱队队长,自发组织7名村民利用业余时间歌唱党、感恩党。他说:“能建一个供大家学习红色文化的基地,作为党员我应该作表率,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近年来,白路镇围绕富民强镇目标,党员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干”出来的白路镇成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州烤烟大镇。村民收入名列全县前茅,过上了美好幸福新生活。

红色沃土忆长征,长征路上奔小康。如今,白路镇正引进实施一批文旅项目,补齐吃住行游购娱等基础要素,加快推进关坡水库、小井硝盐洞、中沟核桃等景区提质升级,谋划基丁普村、李家大小村片区开发,建设“农业+艺术”“农业+旅游”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和休闲农业景观,一股“文旅力量”悄然兴起。



白路镇书写的优异答卷并不是武定县的个例,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武定县整合金山铺战斗遗址、中共武定特别支部、烈士陵园、狮子山红军哨所、木高古红军标语、己衣红军树等红色地标,构建红色资源矩阵,又新增添了“红军长征过万德纪念碑”“武定县工委纪念碑”“插甸镇解放委员会纪念碑”,盘活“红色资源”,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

文旅头条通讯员 武学成 李绍德 崔露文 文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