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下沉+乡村旅游!“三部曲”奏响澜沧文旅“新乐章”

近年来,澜沧县立足实际,将传统民居、民间歌舞文化与乡村旅游、文创艺术相融合,依托独具澜沧特色的拉祜族芦笙舞、摆舞、《牡帕密帕》等文化资源,围绕“文化下沉+乡村旅游”做文章,赋能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谱好“人才曲”  发挥文艺人才效益合力

澜沧县通过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培养乡村文艺人才,打造一批乡村特色文艺团队、培养一批乡村优秀文化文艺人才,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在165个村(社区)先后组建文艺队260支,以农村文化爱好者、文化骨干、文化带头人为重点,举办芦笙舞、摆舞、牡帕密帕、绝版木刻教学培训和研习活动等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

(文化人才培训)

每年选派15名文化文艺人才到基层,将当地群众所喜爱的民间曲艺、歌舞等艺术形式搬上舞台,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形成了文化文艺人才“搭台垒灶”、基层群众“掌勺下料”的喜人局面,并对群众文化活动策划、节目创编、舞蹈编导等进行专业组织辅导培训,提升基层文艺队伍演出水平。

(旅游人才培训)

谱好“产业曲” 激活乡村旅游造血功能

老达保4A级旅游景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和《芦笙舞》的保护传承基地,也是《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近年来,老达保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拉祜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以及老达保人擅长吉他弹唱的歌舞优势,先后成立了以拉祜族歌舞表演为主题特色的民族民间“雅厄”艺术团表演队、民族民间原生态组合“达保五兄弟”、民族民间原生态组合达保姐妹,并在2013年成立了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

老达保通过整合拉祜族特色文化鲜明的芦笙舞、摆舞以及《快乐拉祜》《婚誓》《实在舍不得》等经典歌曲,创作芦笙歌舞系列83套、摆舞系列99套、民间歌曲100余首,推出了老达保《快乐拉祜》原生态实景演出,受到了广大游客好评。2013年至今,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累计在当地演出960余场次,接待游客15.3万余人次,实现演出收入475.36万元,旅游综合收入1099.66万元,群众分红395.4万元,演艺人员年人均分红达1.98万元。

(老达保原生态实景演出 谭春 摄)

同时,老达保村民充分发挥心灵手巧的优势,建立拉祜族服饰坊、拉祜族竹编坊、拉祜族编织坊等非遗工坊体验区,让游客零距离感受拉祜族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创新推出具有达保特色的文创产品,不断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

(陀螺坊 邓斌 摄)

谱好“文化曲” 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

十三五以来,澜沧县共创作出小品、舞蹈、歌曲等文化文艺作品达50余件,其中大型歌舞诗《牡帕密帕》参加云南省第十三届新剧目展演荣获优秀剧目奖,多声部无伴奏合唱《春到拉祜山》荣获云南省第三届群众文化“彩云奖”,歌曲《拉祜四季调》荣获全国少数民族优秀作品展演奖,原生态歌曲《山谷里的歌》荣获“云南省第十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传统类声乐节目金奖和传承奖。

(《春到拉祜山》)

原创拉祜族舞蹈《摆出一个春天》节目自推出以来,先后荣获普洱“茶花奖”、云南“彩云奖 ”,入围中国“荷花奖”终评,2022年代表云南省参加央视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填补了澜沧县从未上过春晚舞台的空白。同年,《摆出一个春天》斩获第十九届群星奖舞蹈类奖项、第十届“云南文化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

(《摆出一个春天》)

在2022云南民间故事展演中,澜沧县情景剧《芦笙吹响幸福来》荣获二等奖,歌曲《如民所愿》获“学习强国”推广,情景剧《在我们生活的年代里》斩获普洱市2023年“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理论宣讲大赛文艺类一等奖, “澜沧——景迈山之夜”商业演出晚会活动以特色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观看。

(《芦笙吹响幸福来》 朱正 摄)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朱正 通讯员 罗正彬 文

澜沧县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童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