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临沧市
有一座美丽的边境小城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图源:风情耿马)
耿马,傣语译为“勐相耿坎”
意为跟随白色神马寻觅到的黄金宝石之地
这里居住着24个民族
傣族文化、佤族文化交相辉映又独具特色
各族民众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图源:风情耿马)
9月25日
民歌大观第14期“山旮旯飞出金孔雀”
——云南经典民歌音乐分享会
与全国网友见面
今年4月的泼水节期间,耿马民族歌舞团一鸣惊人,他们创作的MV《UP耿马》刚一亮相就火爆全网,累计点击量和浏览量超过了100亿次。创作这一爆款作品的两个年轻人,一夜之间也成为了网络名人:一个是佤族,名叫茶艾南。一个是傣族,名叫王峰。
(图为茶艾南。主办方 供图。)
茶艾南曾为获得美国休斯敦电影节白金奖电影《北京卡门》作曲,佤族文化的绚丽丰富将他吸引回乡,在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现代化、年轻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UP耿马》爆火的现象,不是运气好,而是佤族、傣族一对好兄弟的密切配合,在艺术创新上碰出了火花。”
(图为王峰。主办方 供图。)
王峰是耿马民族歌舞团团长,是他拯救耿马傣族舞蹈中的大熊猫——紧那罗舞。数年前,他在耿马民间寻找紧那罗舞的传承人,多方打探,发现了仅有4位会跳紧那罗舞的老人。于是走向田野采风,赶到其中一位老人家里。老人见到王峰后,指责他说,“为什么非要等我老到不能动了,才来找我?”
老人话里虽多有埋怨,但还是被王峰的真诚所感动。最终,老人拖着病重的身体,把紧那罗舞教给了王峰。王峰旋即带领耿马民族歌舞团的年轻舞者将之创新演绎,把紧那罗舞接续传承了下来。
当天的民歌大观第14期“山旮旯飞出金孔雀”——云南经典民歌音乐分享会上,耿马县民族歌舞团不仅为全国网友带来歌舞《UP耿马》、傣族舞蹈《紧那罗》,还献上女声独唱《相遇在耿马》、舞蹈《舞刀少年》、男声组合《匆匆》、男女对唱《爱恋》、男声独唱《摇沙》、小合唱《赶摆归来》、群舞《耿马雨季》、歌舞《耿马泼水舞曲》等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优秀文艺作品,展现出民族文化在现代创新下绽放的别样精彩。
王峰希望,以云南民族最传统的载歌载舞形式,彰显耿马优秀民族歌舞人才在艰苦条件下的坚持与创新精神,“以此展现我们对云南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和贡献。”
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
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观看本期分享会精彩回放
↓↓↓
来源 云南新闻网
责编 康莞悦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