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华宁县是云南著名的陶瓷窑产地,这里曾是明代景德镇以外青花瓷的重要窑厂,制陶技艺薪火相传600余年,是玉溪古文化遗产中至今传承不断的一个“活化石”。
今天我们跟随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华宁陶非遗传承人汪大为的视角,走近华宁陶、了解华宁陶。以一个工匠的视角,向大家分享和介绍制陶人与泥土和火焰为伴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汪大为先生是华宁县其中一个制陶人,很多制陶工匠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工作室里,工匠们不止制作和生产陶瓷制品,也要进行设计和研发,一方面满足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自身对艺术的追求。随着华宁陶产业影响力逐步扩大,这里不仅吸引了国内各地陶艺家,甚至连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外国的陶艺家也慕名前来。
“制陶的生活每天和泥浆、柴禾为伴,在外人看来是辛苦的,但我们有别人不知道的快乐与满足。”汪大为先生说,“我和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在一起体验和交流——在午后,我们相约走进四季如春、生机盎然的自然生态当中,有时在县城边的潭泉、河道里去游泳玩水;有时到附近的山林中去漫步,透过松林看天边的云和阳光下吃草的牛羊;有时到抚仙湖边看日落,听潮水拍打湖岸与鸟鸣的协奏……”
这些体验为创作者赋予巧思和灵感,将它融入到器具的设计和制作当中,有时候你在茶杯里看到的一抹翠蓝的釉色,就是某天映入我眼中的天空;你看到那一形似荷叶的陶盘,就来自于我们不久前走过的荷塘。在云南,永远不缺大自然的奇景,而这里的山山水水、云和天空,毫无保留地呈现给我们,从来不曾将我们拒之门外。
华宁陶的灵气,在于它的材料直接取自大自然,不做复杂的调配,保持单纯质朴;更在于制陶师对周遭世界交流和体验的深度。
华宁陶从一捧泥土到一件器皿的过程,就是云南山水精华荟萃的过程,也是制陶工匠们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反映生活的过程。当它的使用者或者收藏家把它放置和把玩,或者使用它的时候,其实也是在端详我们的生活,在通过器物体验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相信大家在观赏、触碰华宁陶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制陶工匠们的幸福。
文旅头条通讯员 张昕萍 整理
来源 玉溪文旅 华宁头条
责编 李娇蓉
审核 童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