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秋遇上国庆
刚刚结束的“双节”假期
云南又“爆”了
全省各地开启“人从众”模式
游客在滇
乐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云南上榜假期出游热点区域
10月6日,携程、飞猪、驴妈妈、途家等OTA平台发布数据,云南是假期公众出游的热点区域,目的地为昆明的旅游订单量同比大幅增长。
据悉,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合体”,连休8天,公众出游热情高涨,带动跨省游、长途游占比显著提升。携程数据显示,“十一”假期,跨省游订单占比达51%,同比增长2倍多;目的地为云南、新疆的跟团游订单同比增长近2倍。这一趋势也体现在机票数据上,对比“五一”假期,“十一”假期旅客增速最快的目的地前十为海拉尔、喀什、乌鲁木齐、丽江、贵阳、兰州、拉萨、昆明、西宁、桂林,多为西南、西北地区长途旅游目的地。
(邓斌 摄)
驴妈妈旅游网联合奇创旅游集团发布的数据也显示,“十一”假期,长线出游人数同比增长270%。杭州、北京、成都、上海、昆大丽、阿坝、厦门、甘肃连线、新疆连线、桂林,是国内长线游十大热门目的地;大理、丽江、昆明连线游也上榜“十一”假期热门玩法。
途家数据显示,今年“十一”假期,自驾体验“民族风”民宿正流行。在途家平台上,大理上榜民宿预订热门目的地前十,西双版纳傣族小院也很受欢迎,不少游客选择住在傣族自然村落里,感受自然气息,体验真正的诗意栖居。
云南各地开启“人从众”模式
中秋国庆喜相逢,加之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全国各地游客纷纷来到普洱。作为普洱旅游城市主要承载地的中心城区,思茅区围绕“世界的普洱·中国的茶”这一主题,推出众多文旅活动,多个景区景点上演“人从众”模式,咖啡游、茶空间提档升级,节庆游持续火爆,生态游备受青睐,让游客尽情品味“千年茶韵、一城咖香”的普洱魅力。9月29日至10月6日,思茅区接待游客70.14万人次,旅游收入6.29亿元。
(邓斌 摄)
总计8天的“超级黄金周”让大家的出游热情高涨,楚雄州各地创新旅游业态纷纷“出招”提升旅游品质,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王艺博 摄)
玉溪市累计接待游客237.06万人次,同比增长95.53%,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65.68%;实现旅游收入19.15亿元,同比增长139.07%,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205.81%,全市旅游业实现全面恢复、快速发展。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保山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66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5.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03%、89.82%,文旅市场呈现持续火热特点,重点景区景点出现火爆趋势。
(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创新宣传营销,与同程旅行联手,上线“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德宏” 德宏文旅盲盒活动,“引客入德宏”有了新突破。通过发放福利、旅游补贴、特色产品等,鼓励全国各地游客在假期广泛参与德宏旅游活动,让更多人认识德宏、了解德宏、走进德宏。据数据显示,#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德宏#、#德宏文旅盲盒#两个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900万,德宏盲盒关键词在同程旅行平台搜索量超过500万,盲盒参与人数突破10万人次,整体曝光量突破2000万。
红河州“朝阳楼开城仪式·临安卫巡城”“院试情景剧体验”等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建水古城的文化氛围。沿着古城的中轴线,一路上临安卫巡游队伍与各景点的NPC及游客积极互动,游客纷纷上前合影留念。建水学政考棚景区,带领众多游客穿越百年,近距离体验科举文化。
央视多次聚焦云南假日旅游市场
“双节”假期,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以新闻报道、记者探访等多种形式,持续展现大理好山好水好风光和浓厚的节日氛围。9月29日,央视《晚间新闻》播出洱海月画面,邀请广大网友走进大理,共赏洱海明月,团团圆圆过中秋;10月2日,大理喜洲古镇人文风光亮相央视《新闻联播》;10月5日,央视国庆特别节目《多彩假日 活力中国》报道大理秀美的苍山洱海风光。据悉,中秋国庆假期,大理州共接待游客446.6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41亿元,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央视截图)
10月6日晚,央视CCTV-13新闻频道《新闻联播》持续关注丽江古城:“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云南丽江,除了逛文化院落、听原创民谣,感受古城独特魅力,红色旅游还成为这个假期的旅游新热点。”
(央视截图)
此外,记者10月7日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昆明局”)获悉,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国铁昆明局累计发送旅客373万人次,较2019年同比增长59.5%。其中,有3天旅客发送突破40万人次,9月29日发送旅客51.6万人次,刷新云南铁路单日发送客流历史纪录。期间,昆明、玉溪、保山、曲靖北、元江、宁洱等16个车站单日发送旅客创历史新高。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亚 综合整理
部分内容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 、昆报头条 、携程、YNTV2都市条形码、大理文旅
责编 华芳
审核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