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每朵花开都有声音,每段旅行都有意义,让彩云之南在声波中与你相遇。在云南,一年四季都有看不完的风景,品不完的民族文化,尝不完的特色美食……文旅头条新闻网开设“听云南”栏目,以音频+图文的形式展示云南的美,请你跟我们一起倾听云南、遇见云南!
官渡粑粑是昆明有名的街头小吃,它的前身是胡麻饼,早在清朝年间就已享有盛名。因官渡粑粑发源地是在昆明市官渡区,故有“官渡粑粑”之说,这是陪伴世世代代昆明人长大的记忆。官渡粑粑经过烘烤后呈圆形白饼,有淡淡的麦香,饼皮松软但有很有嚼头,内陷香甜不腻。因官渡粑粑的制作工艺独特,2009年,被列入昆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历史悠久的官渡古镇位于昆明东南部,是昆明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之一,也是现如今热闹的昆明“必打卡”景点之一。在这里,深藏着老昆明人的“官渡三宝”:官渡饵块、官渡小锅米线,官渡粑粑。“官渡粑粑”是官渡古镇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官渡古镇居民物质以及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官渡粑粑的制作原料主要是面粉,配料(馅料)有盐、碱、酵母、白糖、胡麻、芝麻、花生、核桃、豆沙等。制作时面粉入盆,注入清水和酵母,和成面团;发酵后加入少许碱面揉至表面光滑;将芝麻、花生、核桃等果仁磨细,与白糖混合为馅料,然后包入面团中,摊成直径约12厘米的圆饼状,放在旋转的锅上烙,其间需不停地翻转粑粑让其受热均匀,烙至表面金黄成熟即可。
作家陶振曾在文章中写道:“我不说爱昆明地处高原,气候像瑞士的日内瓦,夏不热,冬不冷;也不说爱一汪滇池水,养育昆明一城人。我只说我生活的一个地方——官渡,我爱上昆明就是从这里开始,因为只是一个粑粑,你就可以看见官渡人的淳朴和善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官渡粑粑也在传承人的手中不断地更新和创新,最初的官渡粑粑是没有馅的,后来加入馅料后,官渡粑粑的口味变得越来越多,最常见的是白糖胡麻,苏子、玫瑰豆沙、白糖花生馅等。来昆明,官渡粑粑也逐渐成为了广大游客们必须品尝的美食之一。
策划:张敏 李文女
统筹:龚怡丹
本期文案:吴珂
海报制作:张楠
音频制作:邓斌
图片:王正鹏、张永强
本期责编 田薇
审核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