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在充满异域风情的德宏州芒市傣族古镇,迎来了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第一场外场演出。来自大理州、昆明市、丽江市、怒江州、楚雄州等5个州市的演职人员带来14个展演节目,为观众呈现了精彩绝伦的民族民间艺术。本场展演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参演节目紧扣“展示民族艺术风采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主题,以少数民族歌舞乐器、传统民俗为灵感,呈现了一场引人入胜的表演,现场更是吸引了来自外地的游客驻足观看,深刻展示了云南文化瑰宝。
(楚雄州创作类彝族舞蹈《纵纵歌》)
(楚雄州传统类彝族声乐《梅葛恋歌》)
演出开始前,现场已汇聚了当地群众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伴随着大理州带来的一首创作类白族民谣《风也可温柔》,展演拉开帷幕。“心安处是吾乡,是风姿韵致的山川,是恬柔缱绻的乡音。”这首白族歌谣将淳朴的白族语言与故乡的曲调巧妙融入民谣,在歌词中不着痕迹地植入白族语、龙头三弦、剑湖等民族文化符号,寄寓了白族儿女对民族文化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在悠扬的歌声中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愁。
(大理州创作类白族民谣《风也可温柔》)
(大理州传统类彝族声乐《彝族牛歌》)
丽江市参演的传统曲目傈僳族《搓麻调》,让观众体会到了原生态的力量,这支表演队由永胜县鲁地拉镇的村民组成,他们身着自己纺织而成的民族服饰,一边搓麻一边吟唱,表演者之一的鲁地拉镇副镇长海富岚告诉记者:“这首歌曲是我们生活在高山地区傈僳族劳作过程中,即兴演唱的歌。”在繁衍生息的历史中,聪明的鲁地拉镇傈僳族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馈赠,采集当地的苎麻练就了搓麻、纺麻技术,多才多艺的傈僳族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创作出《搓麻调》。作为第一次登上省级舞台的村民们来说,他们即激动又有些许紧张。
(丽江市传统类傈僳族声乐《搓麻调》)
(丽江市传统类苗族舞蹈 《滚牛皮》)
展演中,各参演州市均展示了传统和创作两个类型的节目,昆明市参演的创作类彝族器乐节目阿乌合奏《赛依姑娘》,以明快的旋律,巧妙地结合了阿乌曲调特有的古朴音色以及灵动表现力,充分展示出彝族姑娘们在赛装节上的风采。传统类彝族器乐“三弦”弹奏,充分展示彝族撒尼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参加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看到德宏州组织的开幕式表演节目,让我们收获良多,在传承保护和发扬上,昆明市要向各州市多学习,共同为我省的民族民间文化发展出力。”为了更好的传承民族民间艺术,昆明市从孩子开始培养,在部分学校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在接下来的节目中,昆明市将带来由青少年参演的传统类彝族舞蹈。
(昆明市创作类彝族器乐阿乌合奏《赛依姑娘》)
(昆明市传统类彝族器乐《三弦弹奏》)
演出中,无论是传统舞蹈还是乐器表演,演员们都将云南各族人民的历史和生活情感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通过舞台设计、服装和音乐的编排,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观众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体验到传统和现代融合的精彩。一位来自江西的游客说:“我从没看过这么有感染力的表演,而且有幸在现场参与,这场演出让我深刻感受到云南的多元文化。我第一次亲眼目睹了苗族、彝族还有独龙族的舞蹈,还有那些歌曲,虽然听不懂,但还是被震撼到。”
(怒江州创作类独龙族舞蹈《独龙·莘芠》)
(怒江州传统类白族声乐《爱情调》)
云南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还在继续,持续至10月26日,还将为广大观众带来精彩纷呈的节目。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亚 文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图
责编 华芳
审核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