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云南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在德宏州芒市拉开帷幕,来自全省16个州市20多个民族1000多名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基层文化工作者齐聚“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德宏州芒市。玉溪市携5个优秀歌舞乐节目120余名演职人员参加本届展演,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玉溪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艺创作成果。
(展演现场 摄)
10月23日晚八点,芒市会堂报告厅迎来了云南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第一台演出,本场演出汇聚了德宏州、玉溪市、普洱市、昭通市、西双版纳州五个州市舞蹈类、器乐类、声乐类三个类别23个节目。玉溪市5个优秀歌舞乐节目精彩呈现,深受现场观众的喜爱。
玉溪市参加本届展演活动,紧紧围绕3个国家级、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创作编排节目,形式丰富、内涵深刻,具有浓浓玉溪特色。
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创作的传统类滇韵器乐节目《嫁妹》,在原有传统滇剧曲牌基础上创新发展,用专业的民乐演奏技巧表演,让展演现场气氛高潮迭起。
(器乐《滇乐正排鼓》)
玉溪花灯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打造的创作类花灯舞蹈《又唱高鼓楼》,具有玉溪市浓郁的地方特色花灯调、地方方言以及花灯舞蹈,唱出乡愁,舞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花灯歌舞《又唱高古楼》)
玉溪聂耳竹乐团打造的创作类器乐节目《羽人竞舟》,主要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乐器中“竹排琴”与“竹管琴”相互配合,竹打击乐及人声等巧妙融合,呈现玉溪竹器乐和花腰傣独特妙曼的风采。
(傣族器乐《羽人竞舟》)
玉溪市文化馆打造的创作类哈尼族舞蹈《呱呱呀咪》由儿童表演,舞蹈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族棕扇舞为舞蹈动力,充满童真童趣的表演是本届比赛的亮点,节目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美美与共的美好愿景。
(哈尼族舞蹈《呱呱呀咪》)
新平县漠沙镇打造的传统类花腰傣说唱《朗娥与桑洛》,是根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平傣族(花腰傣)叙事长诗《朗娥与桑洛》中的部分章节整理改编而成,音乐选用省级非遗项目傣族三弦调和小调组成,由省级非遗传承人和当地民间艺人演唱。
(花腰傣说唱《朗娥与洛桑》)
玉溪市5个优秀文艺作品,紧扣“展示民族艺术风采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经历了长期的创作和排练过程,经过层层筛选脱颖而出,极具玉溪本地特色,充分展现出玉溪独有的文化魅力,带给现场观众精彩的视听享受。
(演出现场)
10月24日下午三点,云南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第二台外场演出在德宏州职业学院举办,玉溪市的《羽人竞舟》和《又唱高鼓楼》参加演出,受到学院师生的欢迎和喜爱。
文旅头条通讯员 李施琪 文
阮坤瑾 马秀娟 毕晓芳 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