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有何重要意义?

10月25日下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举行“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省文化和旅游厅专场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赵嘉 摄)

会上,媒体朋友对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备受关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江红就“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的重要意义作了解答。

据介绍,2023年9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开的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7项世界遗产,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使云南的世界遗产数量增至6项、稳居全国第二位,对于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普洱景迈山 邓斌 摄)

填补了世界遗产中茶文化主题项目空白。茶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非酒精类饮料,在全球消费链中占据重要地位。据统计,全球产茶国和地区达60多个,茶叶年产量近600万吨、贸易量超过200万吨,饮茶人口超过20亿。此前,全球已有咖啡、葡萄、龙舌兰种植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以茶为主题的遗产项目依旧处于空白状态。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及时填补了茶文化主题遗产在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空白,为丰富世界遗产项目类别作出了中国贡献,对景迈山、对中国乃至全球茶界,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

捍卫了中国的茶文化起源国地位和茶文化传播主导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是茶文化大国。景迈山古茶林被誉为“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茶叶天然林下种植方式的起源地”“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等,其真实而完整地阐释了茶树物种起源与早期驯化栽培之间的关系,是见证中国作为茶叶种植起源地的重要实物标识。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国在世界种茶制茶饮茶领域的发源地地位、茶文化传播主导地位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可,有力维护了我国在世界茶文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景迈山古茶林 邓斌 摄)

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作为人类和大自然共同创造的杰作,茶不仅是最佳的植物饮料,更是中华文化标识。茶承载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是中华农业文明对人类文明最伟大的贡献之一。景迈山上世代居住的布朗族、傣族等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创造、保护传承茶文化,申遗过程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更加坚定了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是对遗产地茶文化传承、古茶树保护及各民族和谐交融、繁荣发展最充分的认可,不仅有利于讲好普洱茶故事、中国茶文化故事,更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助推云南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连接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历史上,因茶叶贸易生发的茶马古道将云南与中原内地和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等南亚东南亚国家连接起来。当前,云南正在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全面提升中华文化和云南区域经济的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必将使这条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再次熠熠生辉,成为新时代南亚东南亚国家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文化基因,也必将进一步提高云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进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合作,甚至是世界各国茶文化的交流合作,并助力“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夯实合作基础。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亚 文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