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杨奥 文)10月31日,“云南消防这五年”专场新闻发布会在昆明海埂会堂举办。会上,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介绍了全省文旅系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防范化解消防风险的工作情况。
(发布会现场 赵嘉 摄)
5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各项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按照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持续强化责任落实,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传导压力抓责任
一是抓严部门监管责任。省文化和旅游厅主要负责人担任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推动消防安全措施落实,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此外,省文化和旅游厅还组成8个挂钩督导组,每年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各州、市调研督导消防安全工作,严格落实好部门监管责任。
二是抓牢属地管理责任。每年都针对暑期、冬春等重要时段和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消防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将火灾隐患反馈属地政府加强整改,不断推动消防安全各项工作措施落地落实。
三是抓实消防主体责任。全省文旅系统逐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全面排查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公共文化单位、文物保护单位存在的消防安全风险隐患,督促文旅企事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及时化解消防安全风险隐患。
四是抓细个人消防责任。多方式、多渠道宣传引导社会公众做好涉文旅场所个人消防安全防护,提醒游客不得带火种进入景区森林和易燃密闭环境,引导游客做自身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确保不因个人原因引发火灾。
警钟长鸣抓防范
一是抓基础。分地区、按行业基本建成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基础、防控、责任、应急“4张清单”,形成了10类220项清单库,实行动态管理、销号处理。13次组织全省文旅行业开展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向全省文旅系统转发火灾预警通知547份,发出火灾风险提示276次,下达整改通知书55份,发现的82个风险隐患已全部整改完毕。
二是抓审核。从严规范各类品牌创建工作,对申报、评选、认定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等级旅游民宿、文物保护单位、非遗工坊、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及审批营业性演出等,都把消防安全作为必备必查必验必审的重要前置条件和内容;将消防安全纳入重点旅游景区规划建设,督促旅游企业配合消防部门进行消防安全审查、审定工作,把好消防安全源头关。目前,我省87个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35个省级非遗工坊、557家A级旅游景区、452家星级饭店、162家等级旅游民宿,都按规定进行了严格的消防安全审核。
三是抓建设。着力推进消防安防工程建设,所有省级以上文保单位均设立微型消防站或兼职消防队,应急灭火处置能力明显提升。
强化统筹抓推进
一是抓统筹。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形成了分析研判、日常暗访、重点检查、督促整改、部门联动、隐患约谈6项机制,推进检查常态化、隐患清单化、责任明细化、整改问效化、动态清零化、工作闭环化,以机制促长治。
二是抓协同。加强与应急管理、消防救援、公安等部门横向协同,行业主管和企业主责同向发力,凝聚常态运行的工作合力。比如,省消防救援总队对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消防标准化验收的同时,全程指导并集中提醒反馈了一批消防安全隐患,现已100%整改到位。
三是抓监管。按照省消安委的部署要求,省文旅厅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监管责任,5年来,组织全省文旅系统抽查检查企业893家次,帮扶指导重点企业264家次;曝光、约谈、联合惩戒企业26家次,实施行政处罚69次;帮扶指导重点县(市、区)159次,约谈通报有关地区及部门24次;共联合消防救援总队等相关省级部门开展了15次以上消防安全检查,检查612个消防安全重点环节、部位,下达整改通知书37份,对发现的76个风险隐患逐项整改销号。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认真践行“三法三化”,牢牢守住消防安全底线,从深化安全专项整治、抓实重点领域安全、强化联合督导检查三方面入手,以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促进我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龚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