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环抱中的楚雄州双柏县独田乡大水田村委会大村小组,农户种植的连片重楼长势喜人,正等待采收。近两年,依托绿水青山,独田乡以滇重楼种植为主的中药材产业正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金秋正是中药材滇重楼收获上市的季节。近日,种植户代学明家的重楼开始采收了。深山之中,层林之间,连片的防晒网下面,高杆重楼硕果饱满,籽粒膨胀,成色诱人。代学明和他的妻子一起采收重楼,第一锄就挖出了大号的重楼块茎,而后更多肥硕的重楼块茎从土里翻出,代学明一边掂量着重楼块茎的重量,一边估算着今年自家的收入,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代学明说:“这个重楼大概是八两左右 , 今年是(种了)第五年了。”
代学明家上千株茁壮生长的成熟重楼,也吸引了药商杨先生远道而来洽谈收购。
客商杨先生说:“他们这个重楼种得比较好,质量也好,我们拿去也很好卖,在市场上(质量)算是中上。”
在对这一大片重楼品质进行评估后,杨先生决定以上好的价格进行整体收购,而代学明也将得到今年的第一笔重楼收入。他估算了一下,按目前的市场价,他家今年的重楼收入会达到60000元以上。代学明家的重楼规模化种植虽然只是第五个年头,前后连续摸索却不下八年,规模化种植成功的背后是他多年的执着与坚持。
代学明说:“重楼的周期本来就长,从他撒下种到收获需要8到9年时间,在这个阶段你不耐心管理是不行的,所以我们也是失败过多次,慢慢地摸索经验。当然比我们种得好的人也多,我们也只是跟人家学,慢慢地学。”
看着代学明家多年坚持种植的重楼越来越好,收入越来越高,周边不少农户看到了希望,纷纷行动起来。同村的农户刘兆太向代学明请教经验后,他家的重楼也管理得有模有样。
独田乡大水田村委会大村小组重楼种植户刘兆太说:“代学明种了以后带动我们,我们就开始种重楼,他就教我们技术。我们自己种的这一块,能够增加一些收入。”
一户跟着一户干,能人带着群众干。大村片区现在种植重楼的农户已经发展到了10多户。此外,不少农户还自发种植其他中药材。目前,独田乡共种植重楼、砂仁、茯苓等中药材3万多亩,预计可实现中药材产值13740万元,有力促进了群众增收。
文旅头条通讯员 尤国兴 苏泽英 文/图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龚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