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非遗|江川:匠心不灭 龙窑不熄

一把窑泥,一条龙窑,一炉柴火,传承数百年,掩埋着多少昔日往事,又镌刻着多少璀璨文化,在一件件精美的陶器作品里,历久弥新。在玉溪江川,陶器制作历史源远流长,潘氏龙窑美誉远播,带着泥香的产品深受市场认可,是江川非遗陶艺的特色招牌。

守护龙窑 耕耘技艺

走进九溪镇大营社区的潘氏龙窑,一条长约50米的窑洞充满历史沧桑的气息。

“龙窑依山势倾斜而建,因形状似龙而得名。我们这条龙窑属于阶梯窑,共有17眼,是我家祖上迁来九溪之前就建成的,到现在究竟是有多少年谁也说不清。”潘氏龙窑负责人潘绍华翻着家谱介绍说,300多年前,他家祖上就在玉溪研和制陶,清朝时定居在江川九溪,包括自己在内的家族5代用自己的力量守护延续着这条龙窑的烟火,久而久之,这条龙窑便被称之为潘氏龙窑。

受祖父辈的熏陶,潘绍华从13岁起就开始接触陶器制作,15岁时便已可独立制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潘绍华不断摸索成长,制陶技艺逐渐成熟,如今,作为区级非遗传承人,他有着精湛的陶器制作手艺。

“陶器制作要经过拉坯、修坯到上釉、装窑、烧制等70多道工序才能做下来,整个过程看似简单,但没有日积月累的经验,根本做不出精品来。”潘绍华大半辈子和陶器打交道,但他从来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每个环节都要亲力亲为,在他眼里,每件陶器都装满期盼。

制坯和烧窑都是制陶师傅的看家本领。潘氏龙窑是柴火窑,选择含油脂的松木柴最佳,提温快,烧出的陶器更加古朴、可人。但由于窑内各风眼火力差别大,釉色会各不相同,每次对开窑的期待也就变成了一次次希望。

“柴火窑一旦点燃火就不可控,火候难掌握,整个过程中还要逐个给风眼不停地添柴,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所以成品率低,但柴火窑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潘氏龙窑因年代久远,潘绍华每年都会翻修一次,慢慢地,潘氏龙窑已经从原先的土制改为了砖土结合,但窑火一直烧得很旺,留住了祖辈传下来的“原味”,这也是潘氏龙窑的底气。

匠心制作 传承技艺

九溪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盛产抗压、抗拉的窑泥,非常适合用于制作精美的陶器。潘绍华告诉记者,他们祖辈制陶使用的都是当地的天然原料,不添加任何化学材料,再用传统工艺烧制而成,陶器产品古朴纯真、坚实耐用。自古以来,潘氏龙窑生产的酒缸、咸菜罐、瓦盆都小有名气,也是当地人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将生活陶艺术化,提高陶器品质,日渐成了潘绍华努力的方向。

“没人愿意教,只能自己反复摸索,反复提升,当然少不了会遇到些困难。”潘绍华手掌中凝结了世代的技艺与对梦想的热忱,毫不起眼的窑泥在他脚下转盘的带动下飞速旋转,随着时光的推移,潘氏龙窑的陶器融入了更多文化精华,更加美观、精致,器形、花纹及制作工艺更是不断推陈出新,越来越符合工艺品、礼品的市场定位,种类也从以前的几十种发展到数百种,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在潘绍华的工作室里,置物柜上陈列着数千件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陶器制品,不论是茶具、花瓶,还是酒缸、瓦罐,无不透露出他的用心。

对于潘绍华来说,陶器制作技艺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一种坚守、一种情怀、一种信仰。这些年,潘绍华带出了8个徒弟,基本都还在从事这个行业,而最让他欣慰的还是大女儿,今年已从江西陶瓷工艺职业美术学院毕业,目前正在景德镇的陶瓷企业工作,深入实践陶瓷行业先进技术和超前理念。潘绍华期待女儿早日学成归来,作为第六代传人,将祖辈们的制陶工艺完好地承袭和创新。

研学体验 焕发生机

潘氏龙窑的陶器,不光是单纯的手工制品,更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方人们抹不去的乡愁记忆。然而,老手艺要想有新作为,少不了一代代年轻人传承薪火。

今年,各类研学体验很盛行,潘绍华抓住机遇,让更多人走近龙窑,真切感受柴火龙窑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他与乡镇党委政府和全区各学校牵手合作,提供实践基地,通过教授陶器制作技艺,免费烧制陶器作品等方式,让广大中小学生能够沉浸式体验制陶的乐趣,为传播非遗陶器文化注入青春力量。

“穿过时间的缝隙,感受泥与火的重塑、心手相传的技艺,从一个个造型精美、色彩绚丽的陶器中细细品味匠人的坚守和执着,心中满满都是激励。”刚刚进入大三的张腾月对传统陶器制作技艺充满好奇和热情,她一直觉得将带有自己温度的陶坯进窑烧制后会永久自带韵味,那种感觉和意义是她的强烈追求。

潘绍华大概算了一下,近四个月来,他共接待了近200多名师生体验陶器制作。看着大家都很喜欢,潘绍华深深地感受到了鼓励他战胜困难向前行的力量。潘绍华认为,保护非遗不仅要坚守,还要在坚守中创新,让陶器制作技艺走进大众,这对于传承非遗文化意义重大,他责无旁贷。

“潘氏龙窑默默记录着江川陶器的发展,沉淀数百年的时光,我相信不灭的窑火会越烧越旺,我们的陶器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潘绍华满脸自豪地说。

文旅头条通讯员 李丹 张艳芬 段金行 韩雪冬 杨俊芳 文/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