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消防这五年:构建文旅消防安全网,防范于未“燃”!

“近五年来,普洱市文旅行业未发生亡人和有影响的火灾事故、较大以上涉旅突发事件和安全质量投诉,火情由2019年的4件次,减少到2023年的2件次,降幅50 %,连续四年获得市级消防安全考核工作先进的殊荣……”11月7日,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栖荧在“普洱消防这五年”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向社会通报了近五年来文旅系统消防工作开展情况。

五年来,全市文旅部门出动安全检查2.35万人次,检查文旅场所1.07万家次。全市文旅部门深化和消防部门的协同合作,强化联合执法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A级旅游景区、文化经营场所和文物保护单位等文化旅游行业的消防安全检查,重点纠治违规用火用电用气、违规住人、违规搭建、值班巡查不落实、应急处置能力差等问题隐患。对于发现的火灾隐患,列出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跟踪督办、限时整改,严密构建“排查登记、指导帮扶、核查销账”的隐患闭环管理模式。期间,全市文旅部门及企业累计开展消防安全培训4百余场次,培训5万余人次,开展消防应急演练8百余次,文化旅游行业消防水平显著提升。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同时,全市文旅部门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及“三管三必须”的工作要求,制定消防安全职责分工方案、消防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各级岗位责任和任务分工,定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将消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业务考核、工作督查等内容。

既要算“经济账”,也要算“安全账”。五年来,普洱市文旅部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累计投入上千万元用于完善、提升消防基础设施设备,常态化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及应急演练等方面。对老旧电气线路、失效消防设施及时进行维修升级;对固定消防设施定期检测,确保完好有效;加强微型消防站建设,提升初期火灾处置能力;开展常态化的自检、自查、自改,对发现的隐患问题,足额落实整改资金,及时整改到位。

针对社会关注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后相关文物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张栖荧介绍,普洱始终坚持把确保遗产安全摆在各项工作首位,贯穿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和保护管理全过程,认真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工作方针,在强化文物消防安全责任的同时,增强火灾预警防控能力,加强文物消防安全管理,364栋国保传统民居和306栋县保传统民居均挂牌保护并明确直接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切实解决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

同时,实施遗产区9个传统村寨文物消防工程,实现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给水和消火栓系统、自动灭火系统为主要支撑的消防设施全覆盖;高标准建设完成遗产监测系统,将9个传统村寨的民居纳入日常监测范围,切实提升了文物消防安全预警能力和效率,实现精准化预警、智能化防控、信息化管理。以“入户式”“网格化”普及安全生产、火灾危害和防火知识,发动群众参与日常巡查检查,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培养“文物安全明白人”和“遗产守护者”。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朱正 通讯员 戴铮 文/图

责编 康莞悦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