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香飘独龙江,乡村振兴美贡山——中交助梦贡山高质量发展谱新篇

山到金秋果飘香,秋到贡山美如画。金秋时节,在西南边陲贡山,云是七彩的云,山是七彩的山,水是七彩的水,美丽的贡山迎来了它一年中最美的时节,而在蜚声中外的滇北峡谷秘境独龙江,也迎来了草果丰收的季节。巍巍的高黎贡山上,悠悠的独龙江边,处处飘来馥郁的草果香。盘山公路上,勤劳的独龙族果农们正一袋袋、一车车把刚刚从大山里采摘下的新鲜草果,运到独龙江乡农副产品特色庄园进行加工,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幸福。

在现场指挥采收草果的贡山县委常委、独龙江乡党委书记和文宝介绍道:“独龙江乡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草果生长环境和卓越的草果品质,大力发展草果产业,截至目前,全乡种植草果8.3万亩,年产出近3000吨,收入约2500万元,已成为独龙族群众增收、过上好日子的‘金果果’。这都得感谢中交集团定点帮扶的项目支持。”据了解,能满足全乡草果等农副产品采收、烘干和加工需求的独龙江乡农副产品特色庄园,日加工能力达到60吨,由中交集团投入1000万元兴建,这是中交集团助力贡山产业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的重要项目。

独龙族果农们在包装新鲜草果

据了解,从1995年开始,中交集团对怒江州的定点帮扶至今已有28年历史,为贡山当地的交通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少数民族同胞的美好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交集团党委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动独龙江乡扶贫开发工作,助力当地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不断改善。2018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中交集团向贡山县共投入无偿帮扶资金超1.8亿元。

中交集团党委副书记刘翔(左二)到贡山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调研

自2018年以来,作为中交集团在粤主力工程局,中交四航局同时对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金顶镇、啦井镇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聚焦当地教育、医疗资源不足和就业难等突出问题,统筹推进“交通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党建扶贫”六大领域,助力当地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不断改善,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2020年11月13日,经云南省政府核准,兰坪县退出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目标。2020年,四航局被兰坪县委、县政府授予精准帮扶明星企业称号。

迈入2023年,中交四航局步履不停,继续派出挂职干部到贡山县任职,并代表中交集团统筹了共28个帮扶项目,总投入资金4千余万元。其中包括中交集团项目5个、国家乡村振兴局联系独龙江乡帮扶方案项目6个、二级单位项目15个,囊括强基固本、畅通未来、教育提升、产业振兴、人才培养、组织建设等类型。

贡山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素有“天然氧吧”“世界物种基因库”“世界自然博物馆”的美称;同时也是全国原生态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境内居住着独龙族、怒族、傈僳族、藏族等22个民族。千百年来,各民族同胞在这里生息繁衍、相互依存、亲如一家,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独有的民风民俗,拥有独龙族“卡雀哇节”、怒族“仙女节”、独龙族民歌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党的十八大以来,贡山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空前的关心帮助,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贡山在怒江州率先脱贫,实现了从深度贫困到整体脱贫的千年跨越。四航局今年在贡山统筹6项帮扶项目,包含帮扶注资集体经济、强化教育培训、提升教育教学、修缮红色教育基地设施、优化交通出行等项目,持续擦亮“中交助梦”品牌。

挂任贡山县委常委、副县长的四航局驻点帮扶干部谢广生表示:“我时刻铭记‘中交一颗赤子心,怒江一颗感恩心’。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县委、县政府班子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全县干部群众对这片热土的挚爱。作为央企,中交集团不负期望,按照‘中央要求、地方所需、群众所盼、中交所能’原则,接续落实好‘四个不摘’‘四大衔接’‘三个确保’,深入与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及各乡镇谋划对接,落实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走深走实。”

中交四航局驻点帮扶干部谢广生陪同贡山县委书记李雪涛(左一)调研草果产业和美丽乡村建设

在家门口务工 “以工代赈”建设家乡过上好日子

独龙江乡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森林覆盖率达93%,保存有完好的原始生态,但地处峡谷绝地,与外界天然隔绝,交通非常不便,为了照顾乡民们在家门口务工,建设家乡过上好日子,近年来,独龙江乡党委政府不仅带领独龙族群众发展草果、羊肚菌、灵芝等产业,还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

独龙江乡人民政府副乡长陈笑介绍道:“围绕独龙江乡农村人居环境、村容村貌、产业发展等工作,独龙江乡将目光聚焦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录用当地村民务工,就近转移劳动力,提升村集体及本地村民经济收入,打造新的务工增收新产业。”

云南东冠建筑公司就是在中交集团的帮扶下,以及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创新推动下,在独龙江乡内成立的第一家集体经济建筑工程公司。2022年4月,独龙江乡采取“村集体+致富带头人+村民”入股的模式成立了该村集体经济实体,并聘请独龙江乡知名的“包工头”张金华担任建筑公司经理,承接中交集团帮扶项目及地方政府“以工代赈”工程项目。

建筑公司成立后,中交集团先后支持300余万元资金,作为独龙江乡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及“三类人员”入股资金,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占股超70%,6个村党总支书记均为公司董事会成员。

陈笑说道:“原先全乡6个村集体经济主要来源于固定资产出租收益,收益渠道单一且后劲发展不足。而在2023年,建筑公司运营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截至9月初,已承建了12个村容村貌、村居房舍等项目,项目金额超3000万元,实现利润翻两番,今年的分红金额达到236万元,独龙江乡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全部突破30万元,完成村集体经济倍增目标。这给我们后续更好地投入民生工程建设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

独龙江乡村集体经济建筑公司2023年度分红236万元

除了有效促进全乡6个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公司的发展也让当地群众脱离了传统生产领域,先后为26名产业工人提供5期的培训,包括管理、财务、钢筋工、安全员、企业管理人员考证培训等,帮助他们拥有了一双“有技能的手”,极大提升劳务收入。在2023年,建筑公司就带动独龙江乡群众务工784人次,发放务工工资超420万元。令人可喜的是,2022年独龙江乡群众人均工资性收入为6077.9元,通过2023年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截至目前,人均工资性收入为8202.79元,同比增长34.96%。

不仅在独龙江乡,贡山县政府还在茨开镇走出“公司化”运转新路子,实现搬迁群众就地务工。茨开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朱嘉介绍道:“茨开镇紧邻贡山县城,安置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超700户,共计2300人,占全县安置人口的50%以上,是贡山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也是全县唯一成立社区的安置点。”在贡山县委、县政府及中交集团挂职领导的帮助下,2021年9月23日,茨开镇幸福社区注册成立了云南云常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接全县服务设施建设等项目,致力于实现搬迁居民在社区公司就近就地稳岗务工,不断增收致富。

据了解,2023年以来,茨开镇幸福社区累计务工超320人,发放务工工资近90万元。短短两年时间,幸福社区的集体经济收益就从零到一、从无到有,实现了100万元的倍增发展。在今年3月9日幸福社区举行的2022年度集体经济“稳得住”奖励大会上,符合条件的422户居民拿到了共计16多万元的奖金奖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社区居民李城妹激动地说:“原来还没搬下来幸福社区之前,很担心找不到工作,现在在幸福社区的蔬菜超市(集体经济)上班,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还能领到奖励金,以后大家一起努力,让幸福社区变得越来越好。”

群众出行更便利 “梦想公交”为民办实事

贡山县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下属的县,全县人口约3.8万人,县城人口才1.4万人。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依然是贡山县各族群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县城依山而建,全县也只有2条相连的单行道马路。

贡山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李永彪介绍道,受困于当地特殊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滞后、村庄小且分散等原因,当地基础设施投入成本较大且效益不高。为此,“建设一条城市公交”也成为人民群众期盼解决的问题之一。

面对老百姓所急、所需、所盼,贡山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勇当即承诺解决这个难题。近年来,贡山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和推进群众出行多样化、快速化的交通方式,全力推进这项作为交通运输领域“为民办实事”和美丽县城建设的重大民生工程。

在挂职干部的倾力统筹和推动下,中交四航局今年在县城帮扶2台新能源公交车,开通运营1条环线公交线路,设置15个站点,覆盖城区学校、医院、居民小区及县城周边部分村民小组等群众居住密集的地方,从根本上解决城区及周边群众出行难、乘车难的问题。实施方案最终得到政府批复,并在今年7月初实施车辆采购,8月31日车辆下线,9月10日前抵达贡山。

9月14日,全县人民群众难以忘怀的一天,贡山县举行“中交助梦 畅通未来”公交车交钥匙和首发车仪式,大家期盼已久的城市公交在国庆节前正式开通运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最后一个县城不通公交的历史结束了。仪式现场,中交四航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惠明,贡山县委副书记胡乐红等领导共同鸣响礼炮启动公交车首发。

中交四航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惠明(左三)与贡山县委副书记胡乐红(右二)等领导共同鸣炮启动公交车首发

随后,首发体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纷纷踏上公交车,公交车伴随着清脆的鸣笛缓缓驶出公交车站,车内人员喜笑颜开,纷纷谈论着“梦想公交”为他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贡山县人大代表李晓艳分享道:“我以人大代表的身份体验了公交车的首发,公交车的正式运营,给贡山县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给人民群众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群众代表周丽琨更是难掩激动:“今天贡山县的公交车发车了,我也有幸赶到了第一趟,以后我们上下班就方便了,心情十分激动!”体验人员均表示车内宽敞明亮,座位间距舒适,总体感觉非常良好。

仪式当天贡山县人民群众参与公交车首发

“当时公交车首发轰动了整个县城,大家的朋友圈都被刷屏了,群众自发地去宣传这个意义重大的喜事。我们官方媒体关于此事的报道也成为点赞量最高的视频。”贡山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羊阳说道。

贡山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褚旭松作为贡山本地的傈僳族,更是动情地说道:“作为基层干部坐上公交车,第一感受是‘骄傲’,贡山人民一直以来的夙愿终于在自己手中实现,真切回应了群众的所思所盼。”下一步,贡山县将把成功经验推广到怒江州沿线的4个乡镇,新增4辆公交车,打造便捷通畅的交通干线,致力于早日实现全县城乡公交全覆盖。

党建共建谱新篇 “警企村”模式注入新活力

独龙江乡是七彩云南位置最北、路程最远的边境乡镇,“望天一条缝,看地一条沟”正是其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而这颗镶嵌在滇西北的靓丽明珠,正是党中央时刻关心关爱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一次批示、一次会见、一次回信”独龙江干部群众,勉励大家“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而这正是新时代独龙江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在如此时代背景下,独龙江边境派出所所长张启雷介绍道:“为持续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力塑造与时俱进的中交企业、最美警察形象,本着‘警爱民、民拥警、警企村共建鱼水情’的原则,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警企村’基层党组织联动机制顺势成立,共同书写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据悉,在该联建共建的成员单位中,独龙江边境派出所在数十年的忠诚奋斗历程中,先后荣获“独龙民族的贴心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公安单位”等荣誉;独龙江交警中队是独龙江高山峡谷生命线的守护者,先后被评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获“集体一等功”;巴坡村是独龙江乡政府、边境派出所老驻地,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巴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场地,曾获得“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中交四航局一公司先后获得“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广东省诚信示范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广东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中交四航局二公司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2023年7月26日,中交四航局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曾瑞雄带领一公司、二公司本部党总支到独龙江和各方签订共建协议并开展相关活动,并围绕“一次调研互访、一次共同学习、一次主题党日、一次发展共商、一件实事共办”等共建措施研究推动实施。通过警、企、村之间紧密配合,互帮互助,致力于共同促进边境村寨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富裕、党建高质量发展,实现“守卫神圣国土、维护民族团结、建设美丽家园”的目标。

中交四航局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曾瑞雄带领一公司、二公司本部党总支到独龙江和各方签订共建协议

据悉,今年“警企村”基层党组织联动机制共援建打造枫警路、建设爱民服务中心、升级红色教育基地、建造红色暖心驿站、为警察中队配备装备、打造“五老+两小”、建设党建国门书社等项目,各项目均已开工建设。

其中独龙江乡站所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便是为全面推进独龙江乡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新活力的典范。项目拟新建一栋建筑面积超100平方米的功能性用房,以及修复硬化一块孔当村420平方米的场地和一块巴坡村500平方米的球场等。陈笑介绍道:“我们推进基层党建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集体文化与健身锻炼活动提供更加完善的场所,增强干部职工及村民的归属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质量和水平。该项目受益范围为全乡所有群众。”

独龙江乡巴坡村党总支书记木京龙说道:通过“‘警企村’基层党组织联动使我们的组织生活开展得更加规范,并在绿美村庄建设中发挥出了明显组织优势,中交集团投入资金支持巴坡村开展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我们组织好村民参加‘以工代赈’项目,合力推进村庄建设和基层治理;道路方便出行,并且修缮了爱国主义基地、建起了‘风雨馆’,让我们在雨季也能走出火塘到广场,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在乡村变化中不断提高获得感与幸福感。”

走进位于迪政当村最北边的“克劳洛”村寨,只见四面环山,树木茂密,独龙江水由北向南奔腾流过一栋栋独具独龙文化特色的民居。这里便是贡山县最新打造的一个独龙江乡旅游特色村。2021年,通过东西部帮扶资金1400万元、中交帮扶资金306万元的注入,按照独龙族生产传统,着手规划建设了“乡愁记忆”水磨房、“镖牛记忆”主题文化广场、“卡雀哇”节活动场所等。其中,28栋住房以“木楞房”为原型建造,保留了独龙族传统民居特色。正在门前花坛中劳作的当地村民斯小东今年已经45岁,作为迪政当村老书记的他更是充满感激:“我们有如今这么美好的生活,都要感恩共产党,感恩总书记。欢迎更多的人来我们这里旅游。”

今年,在中交四航局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在挂职干部的谋划协调和全力推进下,经中交集团党委批准,集团和贡山县民族宗教局在独龙江乡共同设立了“同心梦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工作室,着力在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共同迈向现代化、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作出贡山示范。谢广生介绍道:“该示范工作室以‘十个一’为抓手,把全县深入推进民族团结示范工作作为县委、县政府的重要任务,其中包括牢记一个牵挂、共建一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示范带等,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征、极具示范典型、独具贡山特色的民族团结之路。”

在中交集团党委副书记刘翔、怒江州、贡山县等领导的见证下,进行“同心梦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工作室授牌仪式

人才培训有实效,教育提升暖人心

贡山县委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杨进宝介绍道:“贡山县委、县政府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干部教育工作,把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推动贡山各项事业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知识的培训,加强各种新知识新技能的教育培训,帮助干部优化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质。”

据悉,贡山县已于2020年脱贫出列,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干部正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干部教育培训肩负重要使命,迫切需要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贡山篇章”。

近年来,中交集团在得知贡山县财政吃紧,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保障压力大,干部人才队伍知识水平急需提升的情况后,从2021年开始就筹措资金助力贡山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确保“扶智”取得实效。在中交四航局的牵头下,连续三年向县委组织部捐赠培训资金300万元,极大缓解了培训经费压力,确保培训任务圆满完成。

据了解,不仅结对帮扶提供资金,中交四航局还着眼于服务贡山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联合贡山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针对性制定干部培训计划,在解惑、管用、提升上下功夫。

杨进宝说道,2021年至今,贡山县共举办“中交助梦·教育提升”专题培训班31期,培训党员干部、专业技术人才3157人次。其中,2022年、2023年围绕乡村振兴、旅游产业、营商环境三个需求,组织开展出省培训6期273人。2023年更是以“万名党员进党校”为抓手,以党的理论和党性教育为根本,针对不同领域党组织和党员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级分类培训,提升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今年以来,贡山县委组织部举办“中交助梦·教育提升”培训14期,培训党员干部1495人次。广大党员干部反映道“中交助梦,梦想成真”,许多边疆民族干部实现了出省培训的教育梦。贡山县委编办副主任杨玉兰在2023年“培育市场主体与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中写道:“此次培训,从欠发达的横断山区怒江大峡谷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部沿海地区,既有理论学习,又有现场教学,使我受益匪浅,学员之间的交流研讨、思想碰撞,更让我深受启发。”

“中交助梦•教育提升”贡山县2023年培育市场主体与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培训班在广东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开班

据悉,中交集团还无偿援建独龙江乡乡村振兴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作为怒江州第一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和干部实训基地,建成后每年培训5期,共计500人次,培训空闲期还可以提供游客食宿服务,项目运营收入优先分配给全乡6个行政村的村集体经济,将有约4100人受益。项目还可直接为乡镇提供不低于30个稳定就业岗位,还将间接带动民族手工艺产品和传统商品销售,为当地群众就业增收起到积极作用。

除了干部人才培训,贡山县委还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在中交四航局资助下,2022年以来连续在贡山一中、丙中洛中学设立师生奖励金制度,每年拿出一定数额奖金,用于奖励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学生与教师。贡山县教育体育局局长余益谦介绍道,今年给予2所学校共20名教师、40名学生相关金额奖励,从而有效起到激励作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中交四航局在丙中洛中学举行教学金捐献仪式

当了解到拥有近800名学生的丙中洛中心学校原有的饮水设备由于老化而损坏停用时,中交四航局还为该校购买6套过滤热水饮水器,补齐学校硬件短板,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后续我们还将进一步推进贡山一中‘爱心食堂’项目,感谢中交的倾情帮扶,为我们营造了崇尚人才、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余益谦感慨道。

同时,中交集团围绕贡山县的农特产品持续开展消费帮扶活动。紧密和县供销社、怒江蜂之联生物有限公司等企业和组织对接,牵头推动绿色食品申报、农产品上线、入驻央企采购平台等,有效拓宽渠道,及时促销滞销产品。截至今年10月份,中交集团各企业共采购贡山农产品超过100万元。

谢广生介绍道,下一步,中交集团将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围绕“中央要求,地方所需,中交所能”原则,精准选好帮扶项目,持续开展“中交助梦”系列行动,以更多的实际行动,推动强农富民取得新成效;以更好的工作成效,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中交力量。

文旅头条通讯员 谢广生 肖明葵 羊阳 杨建伟 刘圣蔚 郭志滨 施晓翔 文/图

责编 杨奥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