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全国防沙治沙英雄群体
先进集体、标兵及先进个人
表彰名单公布
楚雄州元谋县林业和草原局
入选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名单
系云南省唯一入选单位
据悉,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日前决定,授予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群体“全国防沙治沙英雄群体”称号,授予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域发展处等94个单位“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称号,授予杨勇等10名同志“全国防沙治沙标兵”称号,授予王卫东等101名同志“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称号。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在防沙治沙工作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积极开展防沙治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涌现出一批素质优良、业绩突出的防沙治沙先进典型。
其中,元谋县是云南省典型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之一,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平均气温21.9℃,干旱高温少雨,年平均降水量610毫米,但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倍。面对当地日趋严重的沙化趋势,元谋县林业和草原局把防沙治沙、全域绿化作为改善元谋生态环境、推动永续发展的首要政治任务,确立了“项目拉动,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防沙治沙打好植树造林攻坚战。
科学推进沙化治理
在治沙过程中,千方百计开展防沙治沙科技试验,加强适生树种的引进,做到适地适树;依托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和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项目,采取高标准、大规模集中连片万亩人工造林的方式植绿覆绿,消除土地沙化扩展的隐患。结合元谋气候干旱燥热的特点,造林大量采用机械水平带状撩壕整地,适时定植并施肥。10年来,累计完成各类项目投资营造林25.7万亩;2015年至2022年,开展植树造林、沙化治理面积达15.43万亩。
引进社会资本投资,探索造林配水。通过从江河里提水上山、高位水池蓄水、分布支管到各造林地块进行滴灌的方式供水,到2022年,已完成1.3万亩木材储备基地建设项目的配水,极大解决了造林地缺水的问题。
发展产业带动治沙
推进林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经营发展。截至2022年,全县已注册登记成立了林业专业合作社共25个,涉及林农3236人,在专业合作社的示范、组织和带动下,沙化土地生产经营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经营方式转变。
通过集体林权流转,向着“项目+专业化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推进沙化土地种植、养殖和林下经济产业创新。近年来,全县发展核桃、青枣、蜜桃、冬桃、芒果、橙子等特色经济林果10余万亩,依托防沙治沙,林产业发展跃上了新台阶。
通过坚持不懈加快防沙治沙步伐、踔厉奋发绿化元谋,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如今,正逐步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向迈进。
据了解,根据第六次监测,元谋县沙化土地比上期监测减少1090亩,没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其它类型土地净增1846亩,荒漠化面积净减少11144亩。并在其它区域实施植绿复绿24.3万亩,有效遏制土地沙化扩展的趋势,彻底告别了大风天沙尘漫天飞舞的面貌,近几年,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8%以上。
同时,黄瓜园镇雷丁村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羊街镇平安村、高姑村、凉山乡冷水箐村等三个村获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全县36个村获评为云南省“森林乡村”。2022年2月,元谋县获得2020年度全省营造林实绩核实和成效评估考核优秀等次,排名全省第五、全州第一……
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相关单位和个人要以受表彰的先进典型为榜样,大力弘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为建设美丽中国、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元谋县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入选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名单为契机,接下来将持续弘扬“战天斗地、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进一步防沙治沙、全域绿化,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为目标,为筑牢美丽中国绿色屏障、建设美丽元谋做出更大贡献。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金敏 整理
来源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元谋县林业和草原局
责编 康莞悦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