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以下简称:旅交会)11月17日至19日在昆明举办。本届旅交会以“你好!中国”为主题,将围绕国际旅游市场出现的新变化、旅游消费新需求、旅游产品新动向,邀约国际旅游同业共聚盛会,促进旅游产品交易,共谋发展,深化与各国在文化和旅游市场、产品、信息、服务标准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聚焦此次盛会,文旅头条新闻网特推出专题栏目,及时对外发布展会动态,全方位向各地来宾展示、推介文化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共同助推旅游高质量发展。
11月1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邓斌 拍摄)
本届旅交会展览面积9万平方米,展示内容丰富,展览方式多元。展会共设置9个展馆,其中,云南省设置了云南文化和旅游主题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消费馆、农文旅融合特色资源馆、体育旅游馆、旅游装备展示馆,重点展示全球品牌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创新发展成果、旅游新产品及新技术应用、国际旅游合作成果等。同时,搭建了1个云展厅,为旅游目的地、企业、旅游景区等参展单位提供线上展示、洽谈、产品推介服务,充分体现本届旅交会“你好!中国”这一主题。参展商、观众、专业买家可通过云展厅实现线上参观、洽谈,打造全球性、全天候的线上旅交会。
(云南文化和旅游主题馆 邓斌 拍摄)
(云南文化和旅游主题馆 邓斌 拍摄)
记者了解到,云南省是本届旅交会展出规模最大、设置展台最多的省份。云南展区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主题,展览面积2万多平方米,搭建了80个特装展位,264个标准展位。全省16个州(市)文旅局,省内外580家单位、企业及相关组织参展。
走进云南文化和旅游主题馆,亮点颇多。大理展区以有风小院为原型,设计搭建慢生活场景,重点展示“有风”市集;“舍不得的丽江”展区,通过摩梭歌舞表演、纳西族东巴文化体验,让市民感受多彩的民族风情;西双版纳展区以蓝绿为底色,跳脱的金色建筑,将泼水节元素和孔雀花纹进行融合,市民可以体验版纳民族风情和文旅独特魅力;红河展区利用冰屏,动态展示哈尼梯田四季之美,长街古宴体验串联红河特色美食风味,同时打造紫陶品茶空间,让市民可观可赏可品;昭通展区使用VR技术,将大山包、昭通古城、红色扎西、铜锣坝等核心景区景点,通过VR形式展示,增加游客的体验感和互动性......
(楚雄展区 张永强 拍摄)
(西双版纳展区 张永强 拍摄)
(大理展区 张永强 拍摄)
(丽江展区 张永强 拍摄)
(红河展区 姚智慧 拍摄)
云南农文旅融合特色资源馆以花卉、茶、咖啡、水果为主题,市民可以在“象”往之旅展区,回顾2021年亚洲象“短鼻家族”北上南归之旅,回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回忆。云花之旅展区,鲜花铺就的展台,美不胜收;茶马古道展区,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茶马古道历史文化,让市民看到曾经的一支支马帮队伍不畏艰险,勇毅前行,将普洱茶销往各地。这些展区都极具体验感和现场感。
(云南农文旅融合特色资源馆 张永强 拍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消费馆,集中展示了2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荟聚了全国31个省(区、市),特别是云南省16个州(市)的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100多项,推出了10条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旅游线路。此外,展会还邀请了来自波兰、乌克兰、意大利、泰国、缅甸等国,四川、海南等地区的参展单位提供了富有趣味的非遗项目供市民现场体验,其中一些项目是中国与周边国家跨境共享的,比如泰国服饰与中国傣族服饰在款式和纹样上有很多异曲同工之美,在体验区,大家可以亲身感受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消费馆 张永强 拍摄)
11月18日至19日,旅交会还将精彩继续。市民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在“信息发布”板块中找到“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观众预约登记入口”,进入预约登记界面,通过手机验证注册并登录后,可以获取观展二维码,凭二维码验证入场。观展二维码在公众开放日期间多天有效,可多次出入展馆。快来逛展吧!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亚 文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