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双柏:“交邮快商”融合实现 “物”尽其“流”

近年来,楚雄州双柏县立足县情,抢抓国家对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政策红利,叠加交通运输、农村电商、邮政(快递)发展“三张流通网”,全面盘活交通运输、农村电商、邮政(快递)资源互补利用,城乡双向源头货源与道路运输有效衔接,构建新型农村物流发展体系,走出“交通+电商+邮政(快递)”融合发展“双柏模式”,有效解决“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的有序集散和高效配送。2023年8月,双柏县“交通+电商+邮政”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交邮融合”构建物流配送网。双柏县充分发挥县委政府主导作用,制定《双柏县物流、快递整合方案》,构建联动服务机制,整合有效资源,建成双柏县物流分拣中心450平方米,停车场800平方米,配备物流快递智能分拣设备,自主开发乡村物流快递配送信息服务系统,引导县域内的快递物流企业入驻县级物流分拣配送中心。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快递公司到达双柏县的快递件进行统一分拣、统一派送、共同管理,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资源共用、成本共摊、利益共享。整合全县9个客运站、7个乡镇邮政管理所、85个建制村邮政投递点、66个农村电商服务站,设置62个公共快递自提点、14个快递柜,集交通、商务、供销、邮政、快递等功能的“一点多能”物流配送综合服务网格,线上信息共享,线下实体资源互补利用,实现“一网多用、多站合一、一点多能”。目前,双柏县农村物流成本降低约30%,大件物品物流成本最大可降低80%,农产品从村到省内的物流成本仅为3—4元/公斤。

“客货融合”构建运输服务网。建立县乡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与县域内的传统商贸企业、乡镇和村级便利店、农资农具店、村民等对接合作,整合县域汽车客运、农村客运、邮政运输、美团优选、药品配送、桶装水、农资农具、日常生活用品、家用电器等运输资源,对下行快递包裹、大件物流、商品百货等进行统一配送,提高运输车辆“满载率”。对农村客运等运输不通达的地方,由项目承办企业配备物流运输车辆进行统一配送。同时,与注册在乡镇或自然村的企业、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把出城的农副产品等运输至县城,降低物流运输车辆往返的“空载率”,降低乡村物流配送运营成本。从快递送达的时效性、交通通达的便利性等考虑,合理规划9条物流配送线路,对通过县级物流快递分拣中心分拣、扫码后需送达乡镇和村居的快递包裹进行装车派发和运输。建立共惠共享的运输体系,按照“定时”“定点”“定线”的要求,使“工业品到站下车、农产品同站上车回城”“站站有上有下”,做到“客货兼顾、运邮结合”,24条通往各乡镇和建制村的班线客运全部承载客货运输服务,网约车承载小件带货业务,每天由客运车、网约车带到各乡镇、村(社区)的快件1500余件,乡村居民收件时间由过去4天缩短为不超过2天,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近收件和寄递。2022年下行包裹457790件,配送美团优选14400单,普通货运4994件;部分村级站点日均配送包裹数量达100—130多件、美团优选日均配送量达50—70单。


“电商融合”构建链条服务网。充分发挥双柏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统筹协调作用,培育“翠柏云品”公共品牌,开发策划20余款农特产品网销包装设计,建设农特产品SC认证车间,举办多场次农特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积极拓展县外市场;开通抖音、淘宝、“双柏电商”微商城等多类购销平台,常年上架农特产品300余款;委托乡镇和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向村民收购茶叶、花茶、土豆等各类农特产品,注重培育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村播网红等;鼓励种养殖大户、妆业合作社开通电子商务业务,线上线下联动,形成“收本地,卖全国”的农产品一体化上行路径。开通“双柏电商”购销平台,与县内传统商贸企业合作,上架各类家用家电、日常生活用品、农资农具等,协调多方资源,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货源和工业品送货上门服务,提升乡村物流服务站点服务能力,让群众可以更为便捷地买到自己所需的各类产品,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生活和消费需求。2022年全县配送化肥、种子、机械等农资237吨,大米、食用油、家具等日用品物流收入160万元。

文旅头条通讯员 张仙 文

中共双柏县委宣传部供图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龚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