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是社会变迁的地图,穿在身上的国家史、民族史。
彝族,是一个特别注重服饰之美和民族文化传承的民族。
楚雄,是云南省唯一一个彝族自治州。截至2022年末,在楚雄州265.5万余户籍人口中,有彝族人口787912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9.7%。
千年传承,楚雄彝族人民在一丝一缕间穿针引线、精心编织,不仅编织出一个蜚声国内外的民族服饰品牌——楚雄彝绣,还同当地各民族一道织就了民族团结和谐、日子越过越好的幸福生活图景。
2022年,楚雄彝绣产业实现增加值2.45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楚雄彝绣产业实现增加值1.72亿元。2012年至2022年,楚雄全州绣娘人数从2.75万人增加至5.7万人,增长了1倍;绣娘人均年收入从563元增加至3180元,增长了4.6倍。截至目前,楚雄州共有彝绣经营主体604个。
文化传承中收获财富
在楚雄州永仁县,有个传承千年的彝装秀场,叫作直苴村。
每年春暖花开时节,当地彝族群众都会如期举办赛装节,穿上精心打磨的民族盛装,登上旷野之中的“乡村T台”赛装比美。他们在比民族服饰之美的同时,也在比劳动创富之美、拼搏进取之美。
为发展壮大彝绣产业,永仁县政府在县城投资兴建了“永仁彝绣一条街”,目前已有25家彝绣企业入驻。
在楚雄南华,有个远近闻名的传奇人物,她叫丁兰英。
2019年,彝族服饰在当年举办的上海时装周上掀起一股“最炫民族风”。同年9月,在沪滇协作推动下,楚雄彝绣产品首次走出国门,成功亮相纽约时装周。也正是在这一年,丁兰英带着她的彝绣产品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进行为期一周的展销。展销期间,丁兰英收获了自创业以来最大的一笔订单300万元,从此开启了她开办企业、带领当地绣娘创业致富的传奇人生。
几年下来,丁兰英的公司先后在南华县城及偏远乡镇设立8个就业扶贫车间,依托“一个中心、多个分部”“沪滇项目+公司+车间+绣娘”的文创产业振兴模式,多批次、分等级招募培训绣娘,将公司的订单化整为零、分包入户。截至目前,与丁兰英的公司开展合作的绣娘有2028人,分布在南华县的10个乡镇。相对灵活的工作方式,让周边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有就业有收入的梦想。
传承千年的楚雄彝绣,通过多年来的挖掘、保护、传承、发展,已成为楚雄州一个异军突起的特色文化产业和全州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引擎。
据楚雄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汶娟介绍,近年来,楚雄州深挖“彝绣”浸润于“生命、生活、生产”中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民生价值,推动千年彝绣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了“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三大转变,走出了“特色化、高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蝶变之路,“楚雄彝绣”逐渐成为彩云之南的一张文化新名片和一个产业新品牌。
为更好保护和助推楚雄彝绣产业发展,楚雄州统一实施“彝绣标”,由州委宣传部牵头注册认证“楚雄彝绣”区域公共品牌。同时,将《楚雄彝族手工刺绣生产技术标准》申报为国家标准,打造“彝绣库”,并不断加强对农村绣娘的培训。
作为一项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楚雄彝绣在新时代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
创新谋变中赢取未来
今年9月,楚雄彝绣再次走出国门,亮相2023米兰国际时装周,向世界展示来自遥远东方古老神秘的彝绣之美、非遗之美。
从最古老的乡村赛装节,到北京时装周、上海时装周,再迈向纽约时装周、米兰时装周,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楚雄彝绣成功出山出海,成为国际时尚的一张亮丽名片。这背后,离不开两个字——创新。
11月14日,一场探讨楚雄彝绣产业未来发展的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来自多个单位和机构的专家、学者、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围绕楚雄彝绣创新发展、非遗活化促乡村振兴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给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在云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刘赛龙看来,“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举措。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意见》要求,云南省将持续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全面提升楚雄彝绣非遗活化利用水平。
“楚雄彝绣之美是创新创造之美。”李汶娟说,为推动彝绣特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楚雄州成立了由楚雄州委宣传部牵头抓总的彝绣产业工作专班,组建了州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彝绣产业联合会,并出台了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37条措施和加快彝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6项政策,形成了“1+1+N”的政策体系。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品牌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罗子明建议,楚雄彝绣要面向大众消费,推出消费者喜欢的产品。同时,也要遵循商品运作的一般规律,制定相关标准,推动相关产品进入采购名单等,多举措做好市场扩张。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郭林文提出,楚雄彝绣产业化发展要从3个环节做创新。设计环节,样式设计要与年轻人的喜好结合;生产环节,可考虑引进纳米技术、新工艺等,采取定制化、个性化生产模式;营销环节,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知名IP,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等。他还建议,跳出彝绣产品本身,赋能其他产业,包括以彝绣为载体拓展旅游、研学、动漫游戏等。
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旅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洋洋则建议,要进一步平衡好“活与用”的关系,加强楚雄彝绣非遗活化和保护传承,同时注重产业反哺文化事业。此外,要突出融合思维,让当地人、新村民、返乡年轻人都能发挥出各自的优势。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永仁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 许伊欣 王楚云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