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宽了,河清了,新房也盖起来了。近年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下,国家乡村振兴示范点曲靖市沾益区龙华街道红瓦房村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红瓦房村的“新”,不仅体现在人居环境的提升上,还体现在许多看不见的地方。在村口,一栋颇具设计感的房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经村民介绍,这是该村网红带货直播中心。在当地政府乡村振兴的指导下,借助网红效应,红瓦房村大力发展直播带货,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一些村民也顺势开起了餐馆和民宿,日子越过越红火。
农村直播带货兴起,酒香不再怕巷子深,但一定怕巷子远。公路网这“最后一公里”——农村公路的硬化建设,是活跃经济、提振内需的巨大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通往红瓦房村的道路虽然多年前就修通了,但道路狭窄,弯道频繁,年久失修,大多没有硬化。用村民的话说,“进出村是干旱天吃灰,下雨天踩泥,大型运输车辆进不去也出不来,走一次怕一次”。为解决好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沾益区交通运输局大力实施农村公路硬化工程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启动了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三年滚动建设计划第一批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30户以上)通硬化路工程项目,该项目由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覆盖了区内7个乡镇,98个自然村,共计202.96公里,现已完成包括龙华街道红瓦房村在内的26个村的道路硬化,预计将于2024年春节前全面完工。
“我是‘曲靖老村长’的粉丝,现在路好走了,从市区过来比以前要省20多分钟,知道他们搞了个直播中心,就过来看看。”一名游客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了某短视频平台界面。从泥水路到水泥路,不仅有效改善乡村群众的居住环境,也是农村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开放、高效的重要因素,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
“重重青山望不断,马帮行路难。”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里这句歌词已然成为历史,路修好了,连接的是心,通达的是富,真正把实事办进了老百姓心坎里。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姚智慧 通讯员 李金强 文/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