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理州文物安全及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业务培训会举行

为提高大理州文博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博专业队伍,推动全州文博事业健康持续发展,11月28日-29日,大理州开展2023年文物安全及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业务培训会。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州文物局局长徐逵参加会议并讲话。

徐逵在会上对2023年全州文物安全工作作出了肯定,表示文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离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博物前沿化、智慧化要求的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并从“有什么、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对全州文博工作进行进一步指导。徐逵指出,从历史机遇来看,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科学指引,为我们提供了发展文博事业的基本思路和根本遵循。从省、州政策来看,省级层面今年来不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文化繁荣发展、旅游市场回暖复苏提供了政策支撑。从文物资源、项目建设、文物活化利用、文化资源等方面来看,大理均在全省前列。但大理在文博事业发展进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缺乏安全感、缺消防设施、消防水源、科学防控、管护人员等。

徐逵强调,全州各级文物部门要牢固树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的理念,全力推动文物安全建设,走出一条文物安全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是要在重视文物上下功夫。文物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好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切实担负起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

二是要在保护文物上下功夫。全州文物工作者务必要牢牢把握“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文物保护、利用、管理水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开创大理文物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三是要在提升能力上下功夫。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各县市文物部门要认真做好各级文保单位的研究、保护和利用工作,加快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智慧消防在文物领域的推广运用,全面排除重点文保单位重大险情,进一步提高文物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

四是要在舆论宣传上下功夫。文物保护是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重大课题。文物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和先进传播理念,推动文物数字资源共享,促进文物知识的传播普及,使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不断提升文物工作的社会影响力、社会公信力。

五是要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文物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文保队伍所必须具有的专业性。各州、县文物局,乡(镇)、村 (街道、社区)都要从提高保护管理水平的角度,通过各种途径,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充实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基本适应全州、各县(市)文物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同时,积极邀请国家、省、州文物专家对文物保护工作者开展专题培训,及时规范文物保护工作的方式方法,并帮助我们“把脉号诊”,规划完善各级文物保护方案,全面提升我州文物保护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六是要在落实责任上下功夫。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我州所属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由所在县(市)、乡(镇)、村 (街道、社区)负责管理,州文化和旅游部门(文物局)进行综合协调、业务指导。要主动与发改、公安、财政、住建、交通、水利、文旅等部门加强联系,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沟通协调机制,推动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一级调研员李建华要求,首先,要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每一位参训的同志要充分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将文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议程,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其次,要加强文物安全管理。各县市文物保护部门要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建立健全文物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对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实行时时监控管护,确保文物安全无虞。再次,要加强文物安全执法。各县市文物保护部门要加强与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协作配合,严厉打击盗掘、盗窃、走私等文物犯罪活动。对于涉及文物的违法行为,要依法严惩,维护文物安全。最后,要加强文物保护队伍建设。各县市文物保护部门要加强对文物保护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文物保护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素质。

会上还邀请了大理州消防救援支队全媒体中心宣传员赵聪和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冶金考古与文物保护课题组梁晨曦博士分别开展了“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知识”和“出土金属文物的现场保护与馆藏维护知识”的讲座,并组织与会人员现场体验金属文物的修复。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一级调研员李建华主持会议。州文化和旅游局文物科主要负责人、州博物馆、州文管所、州非遗中心全体职工、各县(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管所、博物馆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文旅头条通讯员 程铎 文/图

责编 汤雁玲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