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或作高山吟 ——电影《我本是高山》赏析

观赏电影《我本是高山》,有感受力的观众必然分外关注并寻思“高山”之意蕴。

从来英雄榜样如高山仰止,仰之弥高。新中国电影史上,不乏英雄诗章。从20世纪中期塑造的王进喜、聂耳等,到90年代的焦裕禄、孔繁森等,再到21世纪以来的杨善洲、任长霞、吴孟超等,这些银幕形象宛如一座座高山相拥,让人们确信这是一个英雄辈出、模范引领的时代。而张桂梅事迹举国皆知,亦若高山抚云,令人景仰久矣。

张桂梅是典型的“知行合一”践行者。她的“高山”气质突出表现在说干就干、追梦圆梦的坚定执着上。多年来,她一手创办的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已培养出2000多位世代蜗居穷乡僻壤的山村姑娘考上各地高校深造。她将掩藏在病躯中的那点业已微弱的生命力,悉数投放到救助深山女孩为命运挣扎及蜕变上。但是,她的力量,却体现在看似自己微弱,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事。本来小山村的逼仄空间决定了她的“能见度”“可视域”有限,其最初最大的梦想也莫过于就地支撑起一个女子学校。影片毫不掩饰地让我们看到了张桂梅心愿与现实的冲撞有多严酷,看到那校址有多破烂、设施有多简陋、张校长有多尴尬无助——她差点被徐影影等一些年轻教师纷纷知难而退、进校生普遍基础较差、外界质疑声蜂起等等困难情况所击倒。

但是,微小往往就是伟大的种子。张桂梅之所以成其为张桂梅,恰恰就在于她是如此朴实而又郑重地重新定义了办学的意义,即除了教书、传授知识,更紧要的是“救人”——送一个穷山沟的女孩出去上大学,至少关系到祖孙三代女性的命运救赎。于是,我们在故事情节的逐次展开中见到了她的坚持、她的坚韧、她的坚强。海清成功再现或者“复印”了张桂梅的奋争及其大爱精神,她仿佛是一个人在战斗,最终又不是。她那时刻准备为此豁命的眼神、面容及身姿,被海清极为精准、细致地演绎到与山月的哥哥、奶奶以及乡邻的女孩命运“争夺战”上。此时,挺身而出的她,俨如“高山”,义薄云天,气贯长虹,勇气和信心压倒了一切。空镜头中稳稳摇出的巍峨青山,正是张桂梅这位“时代楷模”、百年建党“七一勋章”获得者最恰当、最适配的电影语言表现。

然而,对于“高山”的吟咏,在编导意识中显然不止于此,因为故事里还别有洞天。请问,谁能说那些从“世袭”的落后生活方式中挣脱出去的女孩子们没有英雄气概?谁能说那些退却后又重返讲台、与张校长共同撑起“华坪女高”这片天空的年轻教师们没有英雄气概?甚至,谁能说那位一度酗酒成性、任意打骂女儿唐小萍而最终在张校长的登门劝助下痛改陋习、重新焕发生命勇气的母亲没有英雄气概?……

影片中,在高山之巅,那个由几位老师向行将高考的女生们由近及远推介相距百里、千里开外的那些全国知名大学的动人场景,想来必是主创者们突发奇想、指点江山的神来之笔。在如数家珍中,这些脑洞大开、思路大开的年轻学子们,终于“又上层楼”,原本该有的对未来的憧憬、原本该有的青春气息、原本该有的豪放格局……被一一唤醒,涌向一个全新接口。她们,傲立于高山之上,第一次与高山的瑰丽壮美、与高山的大气磅礴如此和谐地有机融为一体,从而使“我本是高山”得以群像化。“高山”,由单数之“我”扩展到了复数的“我们”。“我们”,若无贫困与愚昧的交织浸染,或者,若能冲决其障蔽,哪一个本不该是高山一座呢?

“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难;出路出路,走出去就有路。”这登顶远眺、居高展望的闪亮一幕,不仅是全片审美旨趣、主题思想表达的点睛之笔,而且还为此后高潮迭出做足了“预热”、做好了铺垫。

还是那个严重对峙的场面,一边是来势汹汹的山英哥哥等人,一边是拼死不让的张桂梅,特写镜头反复逼近进退两难的山英,而她必须马上在退学还是留校参加高考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尽管其内心意愿明显倾向于后者。在这影片情节接触到了光明与昏暗对决、文明与愚昧对决的核心内涵而令人敛声屏息、悬于一线之际,一个对于“高山”的和声吟唱出现了:挤站在教学楼走廊围栏边、台阶上观望的同学中,有人喊出第一声“山英加油”,接着就是第二声、第三声……,直至群情沸腾,声浪阵阵,卷地风来,天平倾斜。它喝退了前来抢夺山英回村的哥哥等人,也坚决支持了张桂梅校长对山英的留护。这真正是仁者无敌!

更妙的是,它随后又“无缝链接”上“高三高三加油”“学姐学姐加油”的叫喊声,画面剪辑到高一、高二的在读学妹们列队欢送高三(一班)(二班)毕业生奔赴考场,用响亮整齐的口号声壮其行色。这更让我们着实感受到,张校长再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群山已然耸立,“我们”本都是高山!无论是为山英声援,还是为学姐们鼓劲,都体现了集体主义在整个校园的成长。它其实是对知识、人性和精神升华的大吟诵,也是她们每个人着意向善、向优、向强的一种集体盟誓与诺约方式。正如阳明心学所揭示,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大我”,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如今,张校长以其仁德大义,将女高学生们内心的“大我”引导出来、感召出来、树立起来,张扬开去,“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群英可期矣!

我想,这场重头戏,若能妥切地配上张桂梅喜爱的《红梅赞》作为背景音乐,可能会更加出彩,更有张力,更有恰到好处的点题作用。影片多处出现的这首歌曲,既符合张桂梅的高山风骨和性格特质,也更符合其精神追求。她想方设法、苦心积虑地将尽可能多的穷困女娃请进课堂、考上大学,其使命担当不外乎是致富路上、脱愚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这与歌中所赞美、传颂的“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的理想与革命思想完全一脉相承。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本片主题不妨归结为两个字:“唤醒”。

影片末尾是完全诗化了的。它以迟缓的节奏,与前面的一些大场景形成反差,却更加深情地将观众带入英雄的内心世界。张校长和卢老师翻山越岭赶赴山英家,要告知她已被高校录取。夜色朦胧中,他俩频频摇着手电,“召唤”着小山英的接应;而早在沟壑对岸急切盼着好消息飞抵的小山英则灵犀相通,正摸黑出屋,提着小马灯,向手电发出的亮光方向,深一脚浅一脚地跑来。此时,只见银幕上沉着地静默地轮番闪动着山沟两边的这三点光亮。它们,在暗夜里尤显明亮、耀眼。这一串极具象征性的镜头,充满暖意与深意,非高远的美学追求所不能为。这光亮与光亮的对应,使师生间多年来共赴光明的挽手并进和心领神会,得到了余韵悠长的意象构建。紧接着,山英的泣声高喊数度凌空,“姐姐,我考上大学了”,穿透旷野,穿透空谷,告慰着亲爱姐姐山月的亡灵,也为呕心沥血的张校长以及老师们所欣慰。这喊声,回荡在高山峻岭间,回荡在影院里,余音缭绕,令人动容!可见,电影作品只有创新艺术表达,才能生动地传播出文明之伟力、英雄之伟力、希望之伟力,从而使观众的精神需求、情感需求、思想需求、价值需求等获得应有的满足。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段堪称“片眼”的台词,在影片中被先后用画外音和集体吟诵的方式高调发声,在我看来,这或许正是创作团队的高声自白。作为一部改编电影,《我本是高山》固然有受惠于张桂梅高知名度的一面,但也有受限于真实事迹的另一面。而能够在尊重基本面和尽可能获取自由裁量灵动性两者间找到平衡、找到临界点,足见主创者们的高超驾驭力。据说,该片在剧本打磨阶段就足足熬了两年多时间,以及数十次大小规模不等的研讨推敲。能够这样尽心、用心,这样耐得住煎熬,怎么着也是经得住议、经得住评,甚至经得住挑剔的。看得出来,它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等方面已经做出极大努力,我们为电影的成功点赞!

来源 云南日报

作者 王忠明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