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 临沧打算怎么干?

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守护好云南旅游金字招牌的意见》精神,推动临沧旅游高质量发展,日前,临沧市人民政府印发《临沧市加快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3815”战略和壮大“三大经济”发展目标,突出茶文化、佤文化、生态、气候、宜居、康养等优势资源,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壮大市场主体、加强支撑保障、强化统筹发展,不断完善全市旅游产业体系,丰富产品业态,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接待服务质量,展示美好旅游形象,大力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把临沧建成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和健康生活目的地。《方案》明确了临沧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即到2025年,临沧市要实现“发展提速、带动有效、质量提升、供给优化”发展目标,完成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80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10亿元。在优化产业布局中,《方案》指出,要做好“点线面”布局谋划、优化交通环线布局、创新模式加快产品开发三项任务。为实现发展目标,《方案》制定了六项重点任务。

突出资源优势,打造临沧特色旅游产品

推进“五彩澜沧江”旅游振兴。围绕“五彩澜沧江”建设,大力推进澜沧江临沧段沿岸景观优化提升,打造红、黄、白、粉、紫五彩斑斓的景观林。推进昔归山水度假村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凤庆鲁史镇半山旅游景区、永发沿江乡村休闲旅游度假区、云县昔宜村玉龙湾休闲娱乐园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澜沧江(凤庆段)游船项目。


打造国内知名“创训养”基地。全面提升亚微节举办水平,丰富活动内容,将亚微节品牌优势与临沧的人文生态、民族文化、地缘特色等旅游资源结合起来,以此为平台,吸引传媒企业、影视艺术家、网红大咖等入驻临沧。以沧源翁丁原始村落、龙乃村、班鸽村、临翔七彩陶瓷文化景区、孟定南汀画院、鲁史古镇、滇红第一村等为重点,建设“艺术家第二居所”,打造集影视传媒、创意生活、体育训练、医疗康养为一体的“创训养”基地。


建设中缅跨国观光旅游廊道。积极推动跨境旅游合作,双向促进中缅两国出境旅游发展。积极推进耿马(孟定)边境旅游试验区创建,依托“新通道”优势,打造“山珍海味”美食广场,加快《勐相耿坎》实景演艺剧目打造,提升班幸独树成林、芒团泼水广场、四方井温泉康养中心等业态,加快旅游休闲商业街区、民俗示范村、星级酒店和网红餐饮店等要素建设。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加快全市旅游线路打造建设,重点打造临翔—双江—沧源—孟定—临翔佤山秘境和临翔—云县—凤庆滇红茶马寻根之旅南北两条乡村旅游精品环线,聚焦道路交通升级、田园景观打造、旅游村落美化、特色场景配套、旅游设施完善等路径,打造推出主题庄园、乡村民宿等新产品、新业态。


加快沧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立足沧源优良的生态优势和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沧源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把沧源作为临沧建设国际国内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引爆点和重点动力引擎,带动辐射全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翁丁、崖画谷创建5A级旅游景区,在“点”上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产品。设计推出符合各旅游市场群体的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网、厕”旅游要素配套,在“线”上延长旅游产业链。深度挖掘佤族文化,加大“摸你黑”狂欢节、新米节、音乐节等特色节庆培育推广,以县城、勐来、勐省、勐角、班洪、永和等片区为重点打造旅游产业集聚带,通过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全面推进沧源全域旅游发展。


推动融合发展,强化全市重点品牌建设

以绿美景区建设为抓手,推动沧源崖画谷创建5A级旅游景区,推动翁丁原始部落景区、耿马勐相湿地公园、凤庆鲁史古镇等4A级景区创建,推进凤庆古墨、永德知青园、耿马芒团等A级景区提质升级,转型发展。加快凤庆滇红文化旅游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加快佤山凤城旅游城市综合体建设。


推动农文旅高水平融合发展。以茶旅融合为主线,加快双江冰岛景区、昔归山水旅游度假村等茶旅融合项目,临翔区七彩陶瓷研学基地、孟定南汀画院研学基地等一批旅游新业态项目建设。依托特色产业做好沧源巨龙竹、班幸独树成林、镇康坚果庄园、凤庆茶园、双江茶园等农旅融合项目,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园。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建设。


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临翔茶马古镇、凤庆滇红第一村、沧源葫芦小镇、耿马孟定芒团纸艺文化旅游度假区等一批基础条件好、产业初具规模基地和园区的建设。打造提升临翔区佤山风情美食大观园、茶马古镇夜市、凤庆鲁史古镇四方街、孟定水岸星光、临沧体育中心恒春星光美食夜市等一批文化旅游特色街区。推动《族印·司岗里》《勐相耿坎·傣拳师》等一批驻场旅游演艺剧目常态化演出。提升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品牌影响力,实现“月月有节庆、周周有活动”。加快沧源班洪抗英盟誓遗址、双江大文乡圈控起义遗址等红色旅游示范项目建设,完善展陈内容,创新展示手段,开发文创产品,升级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推动红色旅游提质增效。运用新媒体平台,以手工造纸、竹编、土陶等特色非遗制作技艺为重点,选取全市最有代表性的项目,开发临沧非遗工艺IP文创产品。


以项目为抓手,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谋划策划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加快推进沧源全域旅游示范区、五彩澜沧江等重点区域旅游发展。突出茶旅融合、乡村旅游等优势,不断优化文旅招商项目库,高水平策划储备10个以上创新性强、市场前景好、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文旅招商项目。


清单化推动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加强对全市文旅重大项目进行清单化管理,鼓励和支持文旅融合发展、业态模式创新、生态低碳环保、智慧场景应用、老旧景区改造、沉浸式体验等文旅项目建设,取缔和整改破坏文物资源、有旅无文小镇、同质化乡村旅游、违规违法用地、资产低效闲置等项目建设。建立文旅高质量发展项目跟踪督办机制,整合资源支持正面清单项目建设,台账式、清单式、动态式推进负面清单项目整改提升。


强化文旅项目精准招商。积极参与省、市组织的各类文旅招商活动,用好大数据平台,加强游客数据分析,在北上广深等地寻找目标企业,以会展招商、上门求商等方式做优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充实完善临沧市文化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每年推出1至2个文旅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强化签约项目协调服务,提高项目落地率和资金到位率。

聚焦温度临沧,加大文旅品牌宣传推广

提升文旅品牌竞争力。持续推广“世界佤乡好地方,避暑避寒到临沧”“世界佤乡”等品牌,建立“温度临沧”文旅品牌体系,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有一种温度叫临沧”叫响社会,鼓励各县(区)打造地方特色文旅品牌,着力打造临沧文旅IP形象。


创新文旅宣传推广方式。以在线营销为重点,节事营销为核心,展会营销为补充的方式进行宣传营销。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临沧文旅新媒体营销,围绕不同时间节点和宣传主题,如“春茶季、泼水节、摸你黑”等节庆活动,在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展示临沧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形成现象级文旅营销态势。实施人均旅游消费倍增计划,更好发挥旅游扩内需促消费作用,支持各县区以市场化理念举办特色节庆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到临沧旅游。

规范市场监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做好文旅经营主体成长服务。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医疗、养老、教育、体育等有关产业深度融合,建设业态创新示范引领项目,培育“旅游+”“+旅游”新业态企业。支持市属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加大投资、品牌输出、创新发展等方式,做精做强文旅主营业务。通过资产重组、股份合作、资源整合等方式,延伸产业链,重点培育、扶持竞争力强的龙头文旅企业。聚焦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企业500强、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中国旅游集团20强,开展招大引强,吸引旅游跨国企业、国内大型企业在临沧设立分公司或合资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涉旅经营主体个体转小微、小微转规上、规上转股份,推进股份制企业上市。


严格规范旅游服务单位经营行为。从严查处旅行社、非旅行社机构和个人线上线下组织不合理低价游旅游活动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行旅行社及导游在旅游途中,不得安排旅游团队或以其他名义变相安排旅游团队到指定购物场所购物的规定,依法依规从严查处导游强迫游客购物行为。加强旅行社电子合同推广运用,依法依规明确服务提供方等级、标准以及游览时间并严格履行。健全完善“一部手机游云南”管理体系和数据标准体系,推动旅行社电子合同、团队运行、导游委派、车辆调度、游客信息、组合保险等数字化管理,实现全省旅游数字化管理“一盘棋”。完善旅游投诉、“30天无理由退货”和旅游团队信息、诚信评价数据归集,强化大数据运用,不断提高旅游市场治理智慧化水平。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通过信用承诺、诚信评价、信用分级分类等手段加强对涉旅企业、从业人员信用的监管,重点监管失信企业和高风险企业。不断优化涉旅企业诚信评价工作机制,提升诚信指数“含金量”,强化诚信评价结果运用,培育一批诚信经营、守信践诺的标杆企业,促进涉旅企业诚信经营、规范管理和服务提升。落实旅行社“品质游”服务标准,支持行业协会建立完善“品质游”服务品牌培育、评价和推广机制,开展优质旅游服务承诺,建立“品质游”优质服务商名录。支持行业协会与OTA平台、直播平台和直播基地建立优质服务商培育机制,提供诚信、规范、优质在线旅游消费服务。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和志愿服务组织化功能,落实好为游客服务“十件实事”,组织开展好文明旅游志愿服务。

强化人才培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大力培养旅游导游(讲解员)和主播。加强校企合作,强化职业教育,健全完善导游(讲解员)培养机制,加大导游(讲解员)人才储备。培养打造一支综合素质好、社会责任感强、知识面广、专业功底扎实、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导游(讲解员)队伍。依托各大电商平台,培养一批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深入了解旅游景区、旅游产品和服务,熟悉数字营销和旅游IP运营的本土主播。


积极引进培养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一批综合素质好、恪守职业道德、熟悉行业标准以及具有较强服务意识、服务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优秀旅游管家人才。引进和培养旅游景区、酒店、文化创意、文物资源活化利用、旅游演艺、乡村旅游、体育旅游等经营管理人才。


为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达到预期目标,《方案》指出,临沧市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方面,成立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同时,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旅游项目储备,预留旅游发展空间;守牢安全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平稳有序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政策,保障人员有序流动、文化和旅游活动健康开展;强化检查指导,定期对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通报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确保各项工作按目标计划推进。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孟鹏  文

图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 康莞悦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