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之美·指尖留韵——楚雄州武定县发窝乡2023年彝族年民族服饰展演活动举办

12月20日,彝历新年前一天,楚雄州武定县发窝乡2023年彝族年系列活动“尽赏彝家装”——民族服饰展演活动在发窝乡民族文化广场举行。

8支参赛队伍通过现场走秀的形式展现发窝乡民族刺绣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格,让群众和外地游客们感受发窝乡民族刺绣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内涵和时尚魅力,透过各民族刺绣技艺的前世今生展现昂扬的时代风貌,体验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与时尚艺术交融的视觉盛宴。


彝绣作为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世界展现了来自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创新力。豪爽的彝族阿哥阿姐,踏着彝家山歌的调子,带着国家非遗传承人普玉珍的作品、穿着自己一针一线绣出的服饰,走到观众面前,展示出彝族服饰的动感与静态、现代与古典的融合之美,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眼球。

近年来,发窝乡围绕“既要绣得出、还要绣得好、更要卖得掉”持续发力,推动彝绣苗绣“绣品变产品、秀场变市场、绣片变名片”3大转变。在培养绣娘上狠下功夫,高频次举办刺绣培训班,培养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骨干绣娘10余人;在“产供销一体”上思变求远,打造刺绣车间,联动上海嘉定区、招商银行等帮扶优势,通过“刺绣+绣娘+订单”的经营模式,培育彝绣苗绣经营户4户,年产值均超过5万元,带动绣娘人均增收1300元,让发窝乡妇女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用巧手绣出小康梦,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的民族刺绣既能从乡村走到了米兰的秀场,惊艳国际;也能再次回到乡村,助力振兴。发窝乡将继续搭建民族刺绣人才交流平台,推动传承人培养,带动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和发展,打造“发窝刺绣”文化特色品牌,塑造旅游新形象,助力乡村振兴。

文旅头条通讯员 杨杰 周曌婕 文

武定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