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云南 | 滇式风筝 翱翔在昆明上空

编者按:每朵花开都有声音,每段旅行都有意义,让彩云之南在声波中与你相遇。在云南,一年四季都有看不完的风景,品不完的民族文化,尝不完的特色美食……文旅头条新闻网开设“听云南”栏目,以音频+图文的形式展示云南的美,请你跟我们一起倾听云南、遇见云南!


风筝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文化的艺术载体,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在时间的长河里,也形成了众多流派。在云南这片热土上,经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努力,终于让云南风筝自成一派,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追溯我国的风筝文化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春秋,历经木鸟、纸鸢等变化,最终得名风筝。六百多年前,北派宫廷式风筝机缘巧合来到云南,但中原风筝飞惯了风和日丽的微风天气,一旦遇到强劲风力难以升空,而云南“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风速大且风向转换频繁,北派宫廷式风筝难免遭遇“水土不服”。因此,一种适应云南独特气候的风筝应运而生,勤劳聪慧的“滇人”几经研究,巧妙地运用物理受风卸风的原理,发明了“元宝型”的翅翼与三角形身体相结合的风筝。


滇派风筝的特点是风槽大、上凸下翘,每只风筝上都设计有一个“坠力面”,即在风筝底部设计出具有流线型的气流通道,致使升力越大,坠力就越大,独创的翅翼更让其飞出了新高度。

我们常见的风筝是潍坊风筝,有一副三角形身段。而有一对“元宝型”翅翼的滇式风筝,对于很多人而言是陌生的,滇池畔迎风翱翔天际的风筝里,鲜少出现滇式风筝,它更多存在于艺术欣赏范畴。


滇派风筝的制作需要高超的手工技艺,需时间的凝练,方能得一只翱翔高空的风筝,期待有一天,带着云南文化特色的滇式风筝,能够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放飞滇式风筝的乐趣。

策划:张敏 李文女

统筹:龚怡丹

本期文案:吴珂 整理

海报制作:张楠

音频制作:邓斌

图片:昆明文旅

本期责编 龚怡丹 童文文

审核 李元